英伟达将收购50亿美元英特尔股份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硅谷老炮的和解,藏着半个世纪的江湖恩怨
硅谷的风从来都不按常理吹。前阵子还传着英特尔要被高通“收编”的消息,转头就爆出英伟达揣着50亿美金入股的新闻——这俩斗了半辈子的老对手,突然要坐一张桌子上开发芯片,活像武侠小说里俩顶尖高手打完架,转头就联手抗敌。
没人会忘了1997年那茬子事。当时英特尔已经是CPU领域的“武林盟主”,看着英伟达刚搞出的RIVA 128显示芯片有点苗头,直接扔出i740显卡砸场子。黄仁勋后来提起这事还咬牙:“英特尔就是想让我们破产”。那时候的英特尔,手里攥着x86生态的话语权,连苹果的Mac都得用它的Core 2 Duo芯片,哪瞧得上英伟达这刚冒头的“小角色”?可谁能想到,英伟达没被打垮,反而在1999年推出GeForce 256,硬是把“GPU”这个词刻进了硅谷的字典里——黄仁勋还特接地气地打比方,说CPU是一次只能干一件事的教授,GPU是能同时干活的一群小学生,这话后来成了科技圈的经典段子。
最热闹的还得是2007年那回。英伟达抢了英特尔在苹果的生意,MacBooks除了CPU,其他都换成了英伟达的GeForce。英特尔哪忍得了这个,直接断了英伟达的GPU合作路。黄仁勋也不含糊,扭头就把英特尔告上法庭,一闹就是两年。最后还是英特尔先扛不住,掏了15亿美金专利费和解——这钱拿得,让英伟达在GPU赛道上跑得更欢了。没过两年,两家又因为芯片组侵权打官司,英特尔说英伟达没授权就用技术,英伟达说2004年的协议早包含了,吵到2011年才又签了个六年的交叉许可协议,还是英特尔掏钱了事。那时候谁都觉得,这俩就是天生的冤家,这辈子都不可能好好说话。
还有个没人能忘的“错过”。2005年,英特尔当时的CEO奥特里尼想花20亿美金收了英伟达,结果董事会吵翻了天——有人觉得英伟达那点图形芯片技术不值钱,有人说该专注x86架构别瞎折腾。就这么一犹豫,机会没了。现在再看,当初瞧不上的“小公司”,市值飙到了3.3万亿美金,成了AI芯片领域的“新盟主”;而当年的“武林盟主”英特尔,却陷在工艺落后、市场被AMD抢的泥潭里,股价跌得让股东心慌。要是当初董事会点了头,现在的硅谷格局,恐怕又是另一番模样。
这次英伟达入股,说穿了就是俩老炮的“互相需要”。英特尔缺资金、缺AI技术,英伟达缺CPU市场的入场券——英特尔在PC和数据中心的底盘还在,正好能帮英伟达把AI技术装到更多设备里。有人说这是“和解”,其实倒不如说是硅谷的现实: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行业变局。
半个世纪的恩怨,从CPU和GPU的赛道之争,到法庭上的唇枪舌剑,再到如今50亿美金的携手,这俩公司的故事,活脱脱就是一部硅谷江湖史。至于以后能不能真的拧成一股绳,还得看技术能不能捏合到一起,企业文化能不能磨合好——毕竟,老对手变合伙人,比新搭档难走的路,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