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再次语出惊人:“我不仅是以美国国务卿的身份来到你们面前,也是以犹太人的身份,我一定会站在你们身后的。”一席话,道出了犹太人在美国的强大地位! 这背后藏着的,是犹太人在美国社会盘根错节的影响力。占美国人口不到 2% 的群体,却在国会山呼风唤雨。就拿 2024 年那次国会初选来说,两位敢呼吁加沙停火的进步派议员,愣是被亲以色列的游说团体用金钱砸下了台。 其中一位挑战者单靠 AIPAC 旗下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的 1400 万美元资助,就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昂贵众议员初选的纪录。要知道,普通众议员初选花个 50 万都算多的,这差距简直离谱。 更狠的是,整个 2023 - 24 选举周期里,AIPAC 相关实体砸出的钱超过了 1 亿美元。其中光游说费用就接近 2000 万,政治献金更是突破 9000 万大关。 这钱花得值不值?看看国会里 65% 的议员都从 AIPAC 拿过钱就知道了。众议院议长约翰逊揣着 65 万多,少数党领袖杰弗里斯兜里揣着 93 万多,连总统候选人都得乖乖去参加 AIPAC 的年度会议,那场面仅次于国情咨文演讲。 这种影响力直接转化成了对以色列的实打实支持。去年 10 月以来,美国给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就超 179 亿美元,创下单年纪录。算上历史账更吓人,从 1959 年到现在,经通胀调整后的援助总额已经飙到 2512 亿美元。 更绝的是,以色列拿这笔钱还不用像其他国家那样只能买美国货,人家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对比一下对乌克兰援助的全程公开,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简直藏着太多猫腻。 要说这影响力是怎么来的,看看 AIPAC 的操作就明白了。他们在每位参议员身边都安插着 5 到 15 个 “关键联系人”,这些人可不是摆设,专门负责盯紧议员的立场。 每年还掏钱组织上百名议员去以色列 “考察”,所有费用全包。从大学就开始培养亲以领袖,搞所谓的 “政治领导力培训”,这布局简直从校园就开始了。 媒体这块更是被拿捏得死死的。《纽约时报》的董事长是犹太人,CNN 母公司的 CEO 也是犹太人,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幕后决策者同样跑不出这个圈子。笔尖和镜头都带着倾向性,普通民众看到的新闻,早就被悄悄筛选过了。 这种传统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也是犹太裔,她从难民一路做到美国首位女国务卿,靠的不仅是个人能力,更是犹太社群那张无形的网络。如今布林肯这番表态,不过是把这种传承摆到了台面上。 有意思的是,AIPAC 的钱到底从哪来,至今是个谜。他们从不公开捐助者名单,但光去年 10 月巴以冲突爆发后,一个月就收到 4000 万美元捐款,后面俩月更是超过 5000 万。这种资金号召力,放眼美国没几个游说团体能比。 更讽刺的是,当犹太裔政客不听话时,AIPAC 照样下手。曾经有位犹太议员因为不跟指挥棒,就被 AIPAC 斥资 400 万支持对手,还被扣上 “反犹主义” 的帽子。这哪是支持,分明是控制。 布林肯这话之所以惊人,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而是因为他敢说出来。在美国,少数族裔争取权益难如登天,但犹太人却能把族群影响力变成政治硬通货。这种反差背后,是金钱、媒体、人脉织成的一张巨网。 说到底,那句 “站在你们身后”,站的从来不是某个个人。它站的是一套成熟的权力运作体系,站的是能左右国策的资本力量,站的是从国会山到华尔街都绕不开的隐形规则。当国务卿都要靠族群身份来强化立场时,美国所谓的 “多元平等”,不过是场精心包装的表演罢了。
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再次语出惊人:“我不仅是以美国国务卿的身份来到你们面前,也是
康安说历史
2025-09-18 17:41:3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