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来首次!中国将迎来重要客人,美国重磅代表团敲定访华,特朗普迫不及待想见中方一

崔松旺 2025-09-18 16:15:42

6年来首次!中国将迎来重要客人,美国重磅代表团敲定访华,特朗普迫不及待想见中方一面? 据央视新闻报道,6年沉寂之后,美国国会终于决定重新敲开北京的大门。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领袖亚当·史密斯正式宣布,将率领跨党派代表团于本月访华。一时间,国际舆论聚焦这支特殊的队伍。别忘了,上一次有美国众议员以官方身份访华,还得追溯到2019年。 史密斯在出发前直接放话,“不会将台湾地区列入行程”,这句表态比代表团本身更能刺痛赖清德这些岛内“台独”势力。过去几年,台当局早就把美国政客窜台当成“定心丸”,幻想只要美方撑腰,台海局势就能随他们玩弄。但史密斯这次当头泼下一盆冷水,美国对台政策不是赖清德口中“坚定不移”,而是现实利益权衡的产物。三年前佩洛西窜台闹剧,至今仍让美国政界心有余悸。那场“作秀”后果堪称灾难:台海军事紧张、外交反制连锁反应、美国对华政策成本飞涨。史密斯团队这次主动“去台化”,既是对一中原则的尊重,也是对自身利益的保护。 此次美国跨党派组团访华,本身就透出一股紧迫感。美国国内政坛极化成了新常态,医疗补贴、基建法案都能吵到天翻地覆,偏偏在访华这件事上,民主、共和两党罕见同框,没有谁跳出来唱反调。美国政坛为何突然在对华对话上“集体变脸”?一方面,中美贸易关税僵局迟迟未破,美国国内对关税政策的反弹越来越强烈。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成了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招牌,但现在这个“招牌”很可能被最高法院定性为非法,甚至有清零风险。美方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与中国打交道,避免把自家经济推入更深的泥潭。 另一方面,亚当·史密斯这位务实派的军委会老将带队,军事安全话题摆在桌面上。美国最担心的,其实不是贸易上的输赢,而是台海、南海这些“火药桶”被哪个偶发事件点燃。今年中国刚刚举办盛大的抗战胜利80周年庆典,阅兵场上的新武器让美军高层警觉——“底线在哪”?“红线能碰吗”?史密斯团队访华,某种程度上就是要“摸底”,也是想在军事风险上装一个“护栏”。美国国内已经有不少声音,担心中美误判升级为战争,这不是抽象威胁,而是现实倒计时。 值得玩味的是,这场代表团访华,明面上的“交流”,背地里的“探路”意味更重。三月份,共和党议员戴安斯访华被视作测试中方对跨党派交流的态度,这次史密斯牵头、官方色彩更浓的代表团,明显是为更高层次的对话铺路。美国参议院、白宫、甚至特朗普本人都急于寻找与中国“冰释前嫌”的机会。 CNN都爆料,特朗普在韩国APEC峰会期间,极力安排与中方领导人见面。他的真实焦虑不难理解——贸易战打到现在,美国节节败退,连带内部压力山大。如果关税政策被判无效,特朗普的经济“政绩”几乎归零。更别说中国大阅兵展示的硬实力,刺激了白宫的危机感。特朗普干脆下令国防部改名“战争部”,以为靠换个“杀气腾腾”的门面,就能让外界相信美国还在“主导地位”。但明眼人都懂,这更像是自我安慰。 对外,特朗普急于见中方,就是要在外交上找回点“存在感”。对内,他也清楚,如果不能快速缓和中美关系,经济和大选前景都岌岌可危。美方现在的姿态,说白了就是“先低头、后求和”,但还不想丢掉面子。 亚太各国看得明白,中美一旦摊牌,整个地区都要跟着遭殃。日韩在半岛军演动作不断,朝鲜态度强硬,特朗普还幻想在韩国“见朝鲜领导人”,结果连邀约都被婉拒——朝鲜领导人都没去俄罗斯,怎么可能跑去首尔?美国对朝政策、亚太安全局势、甚至中美经贸走向,统统被绑在这场“高层访问”的试探里。美国代表团的到来,外界普遍视为中美关系“止跌企稳”的小窗口,但没人敢真指望一次对话能包治百病。 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制度、认知、利益分歧盘根错节。无论是贸易摩擦、台海博弈,还是科技脱钩,这些问题都不可能靠一场“见面”解决。但只要肯谈,至少比隔空对骂、背对背指责要强。美国这次史密斯团队的“破冰”,意义就在于——双方总算又坐回了一张桌子。重启对话,比什么都重要。 美方能否真正用实际行动推动缓和,还是说旧账未清新账又来,还要看接下来美国政客们的表现。对中国来说,底线早已明示,欢迎理性沟通,但绝不接受任何“作秀”与踩线。大国博弈,斗的是实力,更是智慧。新的“对话窗口”已经打开,接下来该怎么走,考验的是真正的战略定力。

0 阅读:0
崔松旺

崔松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