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公开承认:俄乌之间的战俘交换工作目前已经按下暂停键! 俄乌换俘不是第一次“卡壳”,今年5月,双方刚在土耳其谈成“千人换千人”,270个俄军和120个平民换回同等数量的乌军;6月又用重伤员和25岁以下的年轻战俘换了第二批。 可这些“暖心时刻”背后,全是麻烦事儿,战俘名单得反复核对,运输路线得提前踩点,安全通道得派兵护送,医疗队得随时待命……每一步都像在走钢丝,稍微出点差错,人命就没了。 但这次暂停,显然不是“流程问题”,佩斯科夫直接点破:“乌克兰根本没诚意谈!”潜台词是:乌方在战场上拖着,谈判桌上玩“拖延战术”,反正北约在后面撑腰,不怕俄罗斯“翻脸”。 波兰刚同意北约派兵驻扎,丹麦的F-16战机、荷兰的“爱国者”导弹系统正往东欧运,这些武器不是摆着看的,是直接冲着俄军去的,俄罗斯心里明白:换俘得双方互信,可北约的枪炮声一响,信任早被炸没了。 换俘一停,最倒霉的是战俘,那些被关在战俘营里的士兵,本来盼着下一批就能回家,现在得继续在恐惧和孤独里熬着;他们的家人,只能天天盯着电视,盼着新闻里出现亲人的名字。 更糟的是,暂停可能引发“报复性升级”,俄军最近猛打乌炼油厂、弹药库,乌军用无人机炸俄边境城市,双方都在用更狠的手段逼对方“服软”。 但真正受伤的,是普通老百姓,联合国说,俄乌冲突已经死了超10万人,几千万人没了家,换俘暂停,意味着人道主义通道更窄了,粮食运不出去,医疗队进不来,平民想逃都没路。 那些战俘和家人团聚的画面,本该是冲突里最暖的光,现在连这束光都被乌云盖住了。 但仔细想想,暂停未必是坏事: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俄乌谈判的“死结”,北约在背后拱火,乌克兰觉得“有靠山”,俄罗斯死守“安全红线”,这些矛盾不解决,换俘再多次也是“做样子”。 不过,我还是信换俘会继续,毕竟,战争再狠,人性的温情不会彻底消失,就像今年5月,那些被交换的士兵走出战俘营时,有的和战友抱头痛哭,有的对着镜头比“耶”,这些画面,比任何外交官的漂亮话都真实。 或许,暂停只是为了让双方冷静下来,想想:我们到底要什么?是继续互相消耗,还是给和平一个机会? 换俘暂停不是“俄罗斯的错”,也不是“乌克兰的锅”,是整个国际社会该反思的信号,北约的“防御部署”真能带来安全吗?制裁和武器能解决问题吗? 或许,答案不在战场上,而在谈判桌上,毕竟老百姓要的不是“谁赢谁输”,而是“明天还能不能好好吃饭、睡觉”。
假如波兰下场乌克兰,俄军能扛住乌波联军吗?就这么说吧,波兰要是下场乌克兰,相当
【6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