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晚年,嫌弃50多岁的发妻张春华年老色衰,不愿与她住一屋。他搬去宠妾柏夫人卧室,从此不再与张春华生活,还对貌美宠妾抱怨:“那个该死的老东西,我实在不想多看她一眼。” 这般冷漠的态度,让人很难想象他们早年曾是如何的相濡以沫,张春华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张汪曾在曹操手下任粟邑令,母亲山氏出自名门望族河内山氏。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张春华自幼便成为有德行又有智慧的女子,她十三岁那年嫁给了二十三岁的司马懿,当时的司马懿还只是个“待业青年”,因不满汉室衰微而隐居家中。 婚后的生活见证了这对夫妻的共同挣扎与相互扶持,建安六年,曹操征召司马懿入仕,司马懿不愿为宦官后人的曹操效命,便装作风痹病卧床不起。 某日暴雨骤至,司马懿急忙起身收书,不料被一名婢女看见,张春华担心事情败露会招来杀身之祸,竟亲手杀死婢女以灭口,并亲自下厨为司马懿做饭,这一举动赢得了司马懿的敬重,史书称其“智识过人,盖有母仪之助焉”。 随着时间推移,张春华为司马懿生下了三子一女,司马懿的仕途也逐渐顺利,在曹魏政权中官越做越大,成为权倾朝野的重臣。 然而地位的提升带来了家庭关系的变化,司马懿先后纳了多位侧室,特别是晚年宠幸年轻貌美的柏夫人,对张春华则日益冷落。 根据《晋书》记载,司马懿晚年独宠柏夫人,张春华“罕得进见”,一次司马懿患病,张春华前去探望,却遭到丈夫的当众羞辱:“老物可憎,何烦出也”,这话语如刀般刺痛了张春华的心,她回房后羞愤难当,开始绝食。 他们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和小儿子司马干见状,也纷纷跟随母亲绝食以示抗议,司马懿起初不以为意,但见到儿子们都站在母亲一边,才惊慌失措地前去向张春华道歉。 然而事后他却对人说自己道歉只不过是担心儿女们的身体罢了,至于张春华他根本就不在意,甚至巴不得她早点饿死。 许多人以为司马懿厌恶张春华是因为她年老色衰,事实上,司马懿早年看重的是她的才识和果断,晚年自然也不会因容貌改变而嫌弃她。 司马懿晚年态度有如此大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背景,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将年仅8岁的曹芳托付给大将军曹爽和司马懿,曹爽为独揽大权,极力排斥司马懿,逐渐架空了他的权力。 到公元245年左右,曹爽兄弟已经掌握了京城禁军的指挥权,司马懿几乎被完全架空,为消除曹爽的戒心,司马懿开始装病不问政事,表现出体弱多病的样子,他纳柏夫人为妾,并故意冷落贤惠的张春华,制造出家事不宁的假象。 司马懿刻意表现出来的昏聩和老糊涂形象,成功麻痹了政治对手曹爽,一个连家都治理不好的人,自然难以插手国家政务,这正是司马懿想要让曹爽相信的,在这场权力游戏中,张春华成了司马懿自保策略的牺牲品。 张春华于公元247年去世,终年59岁,她在司马懿的冷漠和厌恶中度过了晚年,仅仅两年后,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成功夺取政权,诛杀曹爽并夷灭其三族,为司马氏家族专权奠定了基础。 司马懿的谋划最终成功了,但他也永远失去了那个曾经与他相敬如宾几十年的妻子,张春华死后被迫谥为宣穆皇后,但这个荣誉对于已经离世的她来说,已无多少意义。
曹爽真是愚蠢的可爱,当他被司马懿囚禁在家中断粮的时,他向司马懿借粮,司马懿随后满
【7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