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位上将公开表示,如果没有这三个人,美国不会如此忌惮中国,中国在军事科技上也不会有这么大的突破,让西方国家不敢轻易挑衅东方大国! 钱学森的名字就是中国航天的象征,他本可以在美国过着让人羡慕名利双收的日子,可他偏偏坚定地选择了回家,把全部本事都用在中国的科技上。 新中国刚成立那会一切都还很困难,很多东西都要靠自己摸索,别人捏在手里的技术不肯轻易分一点给我们,但他扛起了这个重担,硬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让中国航天从零起步,闯出一条路。 当年他在美国已经是响当当的科学家,年纪轻轻就成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大牛,有着“抵得上五个师”的说法,当美国得知他要回国后设下了重重障碍用尽各种办法想留住他,把他软禁限制他的一举一动,他在那段日子里身体和精神都受过折磨,可他始终没放弃回家的想法。 多少人能在那样的环境下,还能咬牙坚持自己的理想?最后他用了五年时间才得以回国,一下飞机就全身心投入到祖国最紧缺最难啃的科研工作里了。 钱学森回来后中国的导弹和卫星就开始从无到有地成长,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还有一整套从头到脚都讲科学的方法,196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自主导弹,1970年又把东方红一号送上天,那是中国自己的卫星。 这两件事直接让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行列,也是在那之后,全世界都对中国的技术刮目相看,钱学森提出的“弹道理论”让导弹飞得远也能巧妙变轨,别国想拦都拦不住,时至今日用处还非常大,他还带回了系统工程的思路,这种“整体抓,科学管”现在已经成了许多大工程的标准。 钱学森为人低调做事却很有条理,他工作拼命,但不是典型的“只会搞科研”的人,他业余时喜欢收集新闻、剪报,几十年下来竟攒下了两万多份,这些都是他不断学习和总结的见证。 他还喜欢画画喜欢音乐,不管多忙对生活总还有热情,生活中的钱学森和实验室里的钱学森其实一样认真也一样让人敬佩,他上了年纪还天天关心国家科技发展,要看到底还能帮上什么忙。 在那个国家一穷二白、全靠自力更生的年代,钱学森不仅仅是技术骨干更是精神领袖,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后辈,做大事不能只看眼前,更要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的坚守和付出让中国一步步从落后走向自信,也让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有了奋斗的榜样。 他的故事并不是过去式,因为中国的科技腾飞离不开他那份坚定和执着,钱学森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真正的大人物是能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选择毅然回头,把燃烧的一切都献给这片土地。
美国一位上将公开表示,如果没有这三个人,美国不会如此忌惮中国,中国在军事科技上也
明明很懂行
2025-09-18 12:09:55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