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金门战役失败后,我军团政委陈利华却消失的无影无踪,最终被确诊牺牲,谁料,他竟然利用假身份,潜伏在台湾32年,甚至当上了高官! 1949年的金门战役,是解放战争里一场让人揪心的失利。 那时候解放军一路打下来,士气正盛,可在金门岛,却遭遇了意料之外的硬仗。 当天上岛的九千多名解放军,大部分不是牺牲,就是被俘,真正能活着回来的寥寥无几。 在这场战斗里,有一位253团的政委陈利华,他的经历后来被人说起,总让人唏嘘。 战役是在10月24日打响的。 因为船只紧张,244团、251团和253团先上了岛。 没想到国民党早就布好了阵,凭着坚固的碉堡和人数优势,迎头一击就让解放军伤亡惨重。 到第二天晚上,三支部队的人数已经锐减到原来三分之一。 子弹快打光了,粮食更是见底,伤员都没法抬下去。 有人建议干脆夜里撤回去,可团长刘天祥、徐博都坚持不退,说等援军一定能撑过来。 陈利华也跟着表态:和战士们一起守下去。 局势很快恶化。蒋介石下了死命令要死守金门,还让蒋经国、陈诚轮番去督战。 胡琏也带着部队亲自上岛。 短短一天,国民党守军人数就扩充到四万,把解放军层层包围。 大陆这边,28军副军长肖锋急得团团转。 他和军里的李曼村到处找船,拼凑出一些汽船和木船,硬是派出几百个挑选出来的精兵去增援。 他们每个人身上都绑满了手榴弹,很多人临行前把家里人的住址写好,交给组织,心里明白这一去生死难料。 可惜,海上风大浪急,船被吹散不说,还被国民党海军拦截。 最后,能顺利登岛的,只有四百多人。 这点增援,虽然数量少,却让岛上本就绝望的部队又燃起了一点信心。 陈利华也放下笔杆子,直接拿枪上了前线。 战士们依靠当地石屋和敌人的工事,硬生生顶住了二十来次冲锋。 可敌人太多了,炮火也凶,天黑时防线还是被突破,几百人被逼到古宁头村的一角。 能打的兵只剩下四百多人,后面也没了援兵。 几位团级干部商量后,决定分散打游击,想办法渡海回大陆,哪怕能回去一个算一个。 可实际情况太残酷,接应的船没能靠岸,敌军封锁越来越紧。 有人自尽,有人被捕。 徐博在山洞里藏了三个月,最后还是被发现,被押到台湾后杀害。 孙云秀不愿被俘,用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刘天祥重伤被俘,最终也没能熬过严酷的囚禁。 在这种混乱局势下,陈利华突然失去了消息。 大家都以为他和战友们一样牺牲了,组织也追认为烈士,家里人更是痛不欲生。 谁能想到,几十年后,这个谜底才慢慢揭开。 上世纪90年代,两岸关系缓和,有一天,陈利华的弟弟收到了一封来自台湾的信。 信里的人自称是陈利华的儿子,还附上了一张全家福和遗书的复印件。 信里写到:陈利华当年并没有死,而是混乱中换上了一名阵亡国民党士兵“陈开中”的军装,跟着国民党的伤兵队混了进去。 1950年,他以“陈开中”的身份考上了台湾陆军军官学校,后来进了国军保密局,一路做到上校科长。 在台湾,他娶了妻子,生了三个孩子,表面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但在心里,他始终记得自己是解放军干部,记得自己的使命。 他能隐蔽这么多年,也不是偶然。 陈利华是广东梅县人,说的客家话和闽南话很接近,不容易被人听出来。 再加上他早年在国民党部队里工作过,熟悉那一套编制和规矩。 金门战役的混乱,也帮了他一把。 加上他文化水平高,字写得工整利落,这在国民党军里挺罕见,反倒让人觉得可信。 就在他快要退休,准备把多年来在台湾收集到的重要情报送回大陆的时候,却被老乡出卖了。 这个人叫陈瑞璘,老找他要钱,陈利华后来不再搭理,他怀恨在心,竟然临死前揭发了他的身份。 1981年11月,蒋经国下令将他秘密枪决。 在狱中,他留下一封遗书,嘱咐妻子一定要撑下去,还希望子女一定要找到大陆的亲人,完成认祖归宗的愿望。 陈利华在台湾隐忍了三十多年,最后没能等到和祖国重逢的一天。 他用生命守住了自己的信仰,也把忠诚写进了结局。 信源:凤凰网
1955年全军授衔之前,刘少奇坚持反对给陈毅授元帅军衔,周恩来听闻此事,立马写了
【3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