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蒋介石得知陈毅授衔元帅后,不禁对宋美龄苦笑:这人太厉害![舔屏] 1937年新四军成立,陈毅出任第一支队司令员,这支部队在江南水乡迅速扎根,短短两年从3000人发展到5万余人,蒋介石在重庆的军事会议上多次提及:“江南新四军如鲠在喉,不除难安。” 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全面爆发,蒋介石制定了“全面进攻”计划,华东地区是重点目标之一,国民党军投入71万兵力,企图在三个月内消灭陈毅领导的华东解放军。 然而战局的发展完全出乎蒋介石预料,华东解放军在苏中地区连续作战,七战七捷,国民党军第一绥靖区副司令李默庵在战后检讨中承认:“低估了陈毅部队的战斗力。” 蒋介石调整策略,改为“重点进攻”,他亲自飞抵徐州,调集45万精锐部队,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督战,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这次蒋介石下了血本,连“五大主力”中的三支王牌都投入战场。 莱芜战役打响,陈毅采用“避实击虚”战术,主动放弃临沂等城市,将国民党军引入预设战场,仅仅五天,华东解放军全歼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7个师5.6万人,连兵团副司令李仙洲也当了俘虏。 这一仗让蒋介石彻底清醒,他在日记中写道:“陈毅用兵,出人意料。”更让他头疼的还在后面。 后来孟良崮战役爆发,国民党军“王牌中的王牌”整编第74师在师长张灵甫率领下占领孟良崮高地,企图以此为据点吸引华东解放军主力决战,陈毅将计就计,调集5个纵队14万人实施包围。 三天激战后,整编第74师全军覆没,张灵甫在山洞中自杀身亡,这支曾在抗战中屡立战功的王牌军队就此消失,蒋介石得知消息后,在官邸里来回踱步一整夜。 淮海战役开始,陈毅与刘伯承、邓小平、粟裕等人协同作战,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60万人迎战国民党军80万,这是蒋介石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反扑,也是他败得最彻底的一仗。 66天激战,国民党军55万精锐全军覆没,连杜聃明、黄百韬、邱清泉等嫡系将领也相继战死或被俘,蒋介石苦心经营的淮海防线彻底崩溃,长江门户洞开。 后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陈毅率华东野战军第三兵团直取南京,占领总统府,蒋介石仓皇逃往台湾,临走时对侍从说:“陈毅这个人,我算是领教了。” 退守台湾后,蒋介石并未放弃对陈毅的“关注”,他三次派遣特务潜入大陆,企图刺杀陈毅等中共高级领导人,但这些行动无一成功,派出的12名特务全部被捕。 让蒋介石没想到的是,这位昔日的军事对手还有另一副面孔,陈毅出任外交部长,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他既能在日内瓦会议上与西方外交官唇枪舌剑,也能在诗词创作中展现文人雅致。 梅岭突围时,陈毅在山洞中写下《梅岭三章》:“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当时的他重伤在身,被国民党军围困20多天,几乎绝望,但这首绝命诗最终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游击队成功突围,陈毅也从此走向更广阔的历史舞台。 作为外交部长的陈毅,经常在上海弄堂里买菜,与普通市民拉家常,外国记者惊讶地发现,这位中国的“外交部长”竟然会亲自去菜市场讨价还价,回家后还要下厨做饭。 1955年那张元帅授衔的合影中,陈毅身着崭新军装,站在朱德身旁,脸上写满了从容与自信,此时距离他在梅岭写绝命诗已经过去了19年,从一个被围困的游击队政委,成长为共和国元帅。 台北官邸里,蒋介石最终收起了那份报纸,他心里很清楚,陈毅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天才,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这个既能指挥千军万马,又能吟诗作对的对手,代表了一种他永远无法理解的力量。 多年后,有台湾学者评价说,蒋介石一生遇到的对手很多,但让他真正忌惮的军事将领并不多,陈毅算是其中之一。 网友热评: “陈老总这波操作我服!当年莱芜战役5小时灭5万敌军,搁现在游戏里都算极限反杀,老蒋当时估计想砸电视了” “蒋介石每次说'三个月消灭陈毅'都像在立flag,结果孟良崮全歼74师,张灵甫的枪都冒烟了还没等来救援,这剧本连《亮剑》都不敢这么写” “看到陈毅在梅岭被围还写诗,突然懂了什么叫'文人带兵',这格局比现在某些只知道喊口号的强太多了” “上海解放后老蒋派特务暗杀,结果全被抓包,陈毅这安保团队是开挂了吧?建议写进《反暗杀教科书》” “最绝的是淮海战役用55万歼灭国军80万,这波以少胜多直接让老蒋剧本杀卡关,建议历史老师重点讲讲战术细节” 如果穿越回1947年,你会给蒋介石哪三条保命锦囊?评论区晒出你的选择+理由! 信源:新华社权威报道
1955年,蒋介石得知陈毅授衔元帅后,不禁对宋美龄苦笑:这人太厉害![舔屏]
风景繁华
2025-09-18 09:45: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