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尼日尔国防部宣布 9月14日,尼日尔国防部沉痛通报,该国西部边境地区遭到武装分子伏击,造成至少14名士兵不幸牺牲。 这已经是蒂拉贝里大区今年第三次大规模流血事件。这片与马里、布基纳法索接壤的沙漠地带,正变成吞噬生命的绞肉机。 当军方巡逻队循着情报追踪盗窃摩托车的武装分子时,恐怕没人料到这是精心设计的陷阱。沙漠里的沙丘后,AK-47的枪口早已对准了他们的咽喉。现场传回的照片里,装甲车残骸冒着黑烟,士兵的钢盔滚落在血泊中,弹壳像撒落的麦粒铺满沙砾。 最让人脊背发凉的是袭击的战术。武装分子故意暴露小股部队诱敌深入,再用RPG火箭筒封锁退路,这分明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打法。 更诡异的是,现场发现了乌克兰产的VOG-25榴弹发射器。这种武器本该出现在俄乌战场,如今却在撒哈拉沙漠的烈日下闪着寒光。 有情报显示,极端组织正通过利比亚军火黑市获得东欧武器,而某些大国的"代理人战争"阴云,正悄然笼罩这片本已千疮百孔的土地。 尼日尔陆军的困境像被剥了皮的洋葱。这个拥有5200名士兵的部队,主力装备竟是法国上世纪70年代的AML-90装甲车,许多车辆因缺乏零件被迫拆解拼凑使用。 2023年政变后法国撤军,美国关闭了无人机基地,曾经依赖外部情报支援的尼日尔军队,瞬间成了瞎子。当士兵们用望远镜扫视地平线时,他们不知道暗处的武装分子,正通过改装的大疆无人机实时监控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这场本应纯粹的反恐战争,正沦为大国博弈的棋盘。俄罗斯打着"军事合作"旗号送来的T-72坦克,刚抵达首都尼亚美就抛锚在沙漠公路上;而美国在撤离前,悄悄炸毁了价值2亿美元的无人机维护设施。 中资运营的尼日尔-贝宁输油管道,上个月刚遭到尼日利亚武装分子越境袭击,如今又成了极端组织勒索的筹码。当国际社会忙着争论"谁该为萨赫勒动荡负责"时,普通士兵的鲜血正在沙地里慢慢干涸。 这场伏击撕开了西非安全体系的遮羞布。所谓的"萨赫勒五国集团"联合反恐机制,在现实中不过是各国推诿责任的会议桌。 布基纳法索忙着清剿国内叛乱,马里正与瓦格纳集团眉来眼去,而尼日尔军政府刚驱逐了中石油高管,把自己的经济命脉掐得奄奄一息。 当恐怖分子在三国边境如入无人之境时,那些在联合国会议上慷慨陈词的外交官们,是否听到了撒哈拉沙漠里回荡的枪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怪不得老美不敢和兔子搞军备竞赛,还一天到晚求谈判,原来他们家的核武库出了大问题。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