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接受央视记者采访说: 在中国街头散步不到20分钟就被中国网友认出,并喊他“577”。 9月11号央视新闻报道,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高端访谈》里聊起了一件让他印象很深的事。 他说自己之前在中国街头散步,才走了不到20分钟,就被中国网友认出来了,大家还亲切地喊他“577”。 讲起这段经历的时候,武契奇的语气里满是笑意,他直言特别喜欢中国老百姓这份热情,还反复说塞尔维亚一直都欢迎中国人去做客,希望中国人能把塞尔维亚当做“第二故乡”。 其实武契奇能被中国网友这么熟悉,能收获这么多好感,背后藏着中塞之间一段段实实在在的暖心故事。 早几年塞尔维亚有个钢厂,经营得特别困难,眼看就要倒闭了,厂里上万个工人都要面临失业的困境,整个当地的经济都要受影响。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河钢集团伸出了援手,接手了这个钢厂后,中国企业不仅没像有些外资那样一接手就裁员,反而用心经营,一点点把厂子盘活了。 现在这个钢厂每年能贡献塞尔维亚三分之一的钢铁出口量,那些工人的饭碗保住了,家里的生计也有了着落,当地老百姓提起这件事,都忍不住说中国帮了大忙。 2020年疫情的时候,塞尔维亚的情况一度特别危急,感染人数不断增加,医疗物资也跟不上,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恐慌,武契奇只好公开向国际社会求助。 中国看到后,没多犹豫,很快就派了专家组过去,还带着十几吨的防疫物资,从口罩、防护服到检测试剂,都是塞尔维亚急需的东西。 专家组到了之后,没歇着,立刻就和当地医护人员一起研究防控方案,帮着搭建核酸检测点,一点点把疫情的蔓延势头控制住。 那段时间,一辆辆载着来自中国物资的的车辆进入到塞尔维亚,把物资送到了老百姓手里。 而塞尔维亚这边,也一直用心维护着和中国的这份友谊。 就说台湾问题吧,不管国际上有什么声音,不管谁来问,武契奇的态度从来都是斩钉截铁的,他总说“不管谁问,我都只有一个答案,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从来没有过半点含糊。 这种在关键问题上的坚定支持,证明了中塞之间的深厚友谊。 而且面对西方一些国家的压力,塞尔维亚也没动摇过和中国合作的想法。 之前西方不愿意给塞尔维亚投资,还逼它制裁俄罗斯,武契奇没顺着他们的意思来,反而主动找中国谈合作,想把双方的合作做得更扎实。 2024年双方自贸协定生效的时候,大部分的商品都不用缴纳关税。 这一下,塞尔维亚的牛肉能更便宜地运到中国,中国老百姓能尝到地道的塞尔维亚风味, 中国的汽车、光伏产品也能更顺畅地进入塞尔维亚市场,帮着当地改善交通和能源状况。 就像塞尔维亚街头慢慢多起来的中文招牌,包括路牌上的中文标识,这些变化都在悄悄拉近两国的距离。 中国游客去塞尔维亚玩,看到熟悉的中文,找路、吃饭都方便多了,感觉就跟在自己国家一样自在。 当然,双方合作的时候也不是没遇到过麻烦,比如匈塞铁路的匈牙利段,就因为欧盟那边故意刁难,拖了好几年都没推进。 但武契奇有自己的办法,他拉着中国的山东高速,在塞尔维亚建了个轮胎厂,不光是建一个厂,还想着把上下游的产业都拉过来,做成一个产业集群。 这样一来,中国的投资在塞尔维亚扎得更深,双方的合作也更稳固,就算有外部势力想拆,也没那么容易。 现在除了基建和传统产业,两国还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这些新领域慢慢展开合作,你帮我、我帮你,把这份友谊越处越实在。 这份中塞友谊,从来都不是嘴上说说的客套,而是藏在工人保住的饭碗里,藏在疫情中及时送达的物资里,藏在街头越来越多的中文招牌里,也藏在武契奇那句“塞尔维亚欢迎中国人”的真诚里。 它没有那么多华丽的修饰,却在一次次互相扶持、彼此信任中变得格外珍贵。 未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这份从真心和实干里长出来的友谊,肯定还会一直延续下去,让两个国家和两国老百姓都能在这份温暖的联结里,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接受央视记者采访说: 在中国街头散步不到20分钟就被中国网友认
在下雒无畏
2025-09-16 12:30: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