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前部长梁光烈曾提出过一番激烈的言论:“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打一个,不如拉日本一起打。” 然而,令世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坚定的发声者,竟于11月12日悄然离世,享年84岁。 此时此刻,他的言辞仿佛又在耳边回响。 他的离去虽然没有大张旗鼓、铺天盖地的宣传,但还是迅速引起了不少关注。 一方面是因为他曾在军中任职多年,资历深厚;另一方面,也因为他那句被广泛流传的“硬话”——“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打一个,不如拉日本一起打”,再次被人提起。 当然,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外界有人说他“太过强硬”、“容易刺激局势”,但实际上,他在军内的口碑是“嘴上硬,心里明”。 他从来不是鼓吹战争的人,而是主张“该强就强、该忍就忍”。 他曾在一次内部讲话里说过,“军队不是为了打仗而存在,而是为了国家不被打而准备”。 这话听起来挺绕,但其实就是那句老话——“兵马未动,气势先行。” 在他任内,我国军队开始更系统地推进现代化建设。 2012年,“辽宁舰”正式服役,他作为时任国防部长,全程参与航母项目的跟进和协调。 当时国际上不少人都在质疑我国有没有能力运营航母,是不是“样子工程”。 梁光烈当时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是为了摆样子,是为了提升真正的战斗力。” 这艘航母后来证明了它的战略意义,也成为我国海军发展的重要起点。 他卸任之后,慢慢淡出了公众视野。 这几年几乎没有公开露面,直到去世的消息传出,很多人这才意识到,这位在军内外都有分量的老将军,已经悄然离开。 其实他晚年很低调,也没怎么参与公共事务,但他留下的那些话,和他当年对军队现代化的推动,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今天再回头看那句“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很多人可能觉得这话太直白,不够“外交辞令”,但它的作用,从来不是用来安慰人的,而是用来吓唬那些真有想法的对手的。 正因为足够硬,才足够清晰。对外传递信号的时候,模糊反而最危险,清楚反倒更能稳住局势。 现在是2025年,国际局势依旧复杂。 美国总统又换成了特朗普,台岛问题也还在持续受到外部干扰,南海的摩擦也时不时冒头。 在这样的背景下,梁光烈当年的那些话,未必是用来指导今天具体行动的,但他传递出的那种战略思维和底线意识,依然值得借鉴。 他不是一个喜欢出风头的将军,也不是靠语言煽动情绪的人。 他的语言之所以传得久,是因为背后有实打实的军旅生涯和清晰的战略判断。 他走了,但他留下的那些理念还在影响着今天的军事决策,也让我们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更有底气。 梁光烈这一生,说到底是为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操了一辈子心。 他的离去,是一代军人谢幕,但他留下的那些话、那些思路,不应该被误解,更不应该被遗忘。 他那句“打一个,不如拉日本一起打”,不是在挑衅,而是在提醒: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我们愿意谈,但底线不能踩。 说白了,这是一个军人最后的倔强,也是一种国家战略的坚定。 参考:我国前防长:“台独”早晚都要解决,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搜狐网
国防部前部长梁光烈曾提出过一番激烈的言论:“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打一个,
飞绿说历史
2025-09-16 10:15:30
0
阅读:8811
用户16xxx72
国防部长,就是国家的脊梁,就应该如此
用户15xxx29
王师北定倭寇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218339
伟大的,有先见之明的将军
用户12xxx39
打台湾的同时打小日本吗
信天翁 回复 09-16 21:32
都不打,要打就打英国
心海
周边国家都有可能和平共处就是日本不可能
感恩的竹子
原沈阳军区司令员
凌宇小酷
[赞][赞][赞]
小清河
日本一直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若有战必须把日本从地球上抹去!
爸爸
选张好点的图片行吗?这照片看上去像学英语的陈清泉!
揭露真相
早打?中国几十倍的装备制造速度,你选择早打?这论调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