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美国难以接受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那就是,如今中国已经成功推动建立新世界秩序。 这个新秩序的骨架,主要靠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动作搭起来。 石油贸易以前是美元的铁饭碗,全球原油结算基本都用美元,美国靠这个维持霸权。可现在,沙特卖油给中国,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在2025年上半年已经超过45%。 这不是小打小闹,沙特作为OPEC老大,选择人民币意味着中东能源市场开始多元化。双方通过长期协议,逐步扩大结算规模,避免美元波动风险。 上海黄金交易所还在沙特设了交割库,形成石油-人民币-黄金的闭环,交易员直接用实物黄金对冲汇率,绕开SWIFT系统。 这事让美国很堵心,因为石油美元体系松动,全球储备货币格局就得重洗牌。 说实话,这变化来得快,2023年沙特就考虑原油期货,2024年签了大单,2025年直接落地,贸易额上百亿美元。不是中国硬推,是沙特自己算账划算,能源安全和经济多元化是硬需求。 再看基础设施合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是个活例子。 亚投行现在有110个成员国,覆盖全球81%人口和65%GDP,批准项目超300个,融资总额超过600亿美元,还带动2000多亿美元额外投资。 2025年,它刚完成20亿美元三年期债券发行,重点投向清洁能源和数字基建。印度、印尼这些国家项目最多,修公路、建电站,工期紧任务重,但效益明显。 记得美国当初拉盟友抵制,结果英国德国一个个加入,现在亚投行董事会里大国齐聚,投票通过提案时,美国只能干瞪眼。 这银行不搞政治附加条件,纯商业运作,帮发展中国家填补基建缺口。相比美国的世界银行,它更接地气,审批快,资金直达项目。 一带一路倡议是重头戏,到2025年,已经有3000多个合作项目,投资拉动近万亿美元。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每年能带来1.6万亿美元收益,参与国贸易增长4.1%。 上半年数据亮眼,建设合同66亿美元,投资57亿美元,重点在绿色能源和制造业。 巴基斯坦的中巴经济走廊,修了公路港口,贸易额翻倍;非洲的蒙内铁路,货运量年增20%。中欧班列跑了11万多列,通达229个欧洲城市,货物从亚洲工厂直达仓库,缩短了供应链时间。 不是空许愿,这些项目实打实改善民生,比如在柬埔寨帮16个省打1800多口深水井,解决喝水难题;赞比亚的太阳能磨坊厂,让当地玉米加工效率翻番,民众粮食更稳。 2025年,巴拿马退出有点遗憾,但整体参与国超150个,G20里8个还在里面。一带一路不是零和游戏,是大家一起分蛋糕,美国的“小院高墙”政策反倒让盟友们看清,谁更靠谱。 全球治理这块,金砖国家扩容最抢眼。现在正式成员11个,伙伴国9个,包括沙特、埃及、伊朗、阿联酋、印尼这些中东和东南亚玩家。 2025年1月印尼正式入伙,成了第一个东南亚成员,总人口占全球56%,GDP 44%。峰会频开,2025年里约峰会讨论新开发银行扩容,贷款超1000亿美元,重点投向可持续项目。 成员国不想再在西方体系里吃闭门羹,通过金砖平台发声,推动多边贸易。 俄罗斯印度中国三巨头站队,挑战美西方主导的规则,这阵营影响力直线上升。不是对抗,是提供选项,让小国有更多谈判筹码。 货币体系变化最隐蔽,但影响最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说,未来十年,30%央行会增持人民币,全球储备占比可能到6%。撒哈拉以南非洲,77%央行计划加码配置。 2025年,央行间双边互换协议覆盖40多个国家,规模超4万亿元。人民币贸易融资份额升到第二,支付第三,跨境结算用人民币的贸易额占中国总贸易15%以上。 这靠的是基础设施完善,像CIPS系统处理全球支付,避免美元清算瓶颈。 非洲和拉美央行最积极,因为人民币稳定,不带政治风险。说实话,这事美国最怕,美元霸权靠网络效应,一旦大家习惯用人民币,回头路就难走了。
很多人以为,中国不军援俄罗斯,是怕了西方的制裁。错了!真相是,9・3阅兵之后,
【22评论】【5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