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一大学生在回校途中被民警给直接铐走了。原来此前该大学生和女友去逛商场时

拾九观人间 2025-09-14 12:40:55

河南郑州,一大学生在回校途中被民警给直接铐走了。原来此前该大学生和女友去逛商场时,看到有一辆豪车停在那,大学生就直接拉开门坐了进去,而那辆豪车上恰好丢失了4万元现金。警方怀疑是该大学生所为,但大学生却感到十分冤枉,称自己以为是商场的展车,并没有盗窃。   今年2月7号,寒假快结束,小张约女友来逛商场。   走着走着就看见一排黑色豪车停在角落,其中一辆的车门没关严,露出里面米色的真皮座椅。   肯定是展车,不然谁会把豪车敞着门放这儿?   他跟女友念叨了一句,没等女友多反应,就伸手拉开了车门。   坐进主驾的瞬间,他还摸了摸方向盘上的缝线,冰凉的皮质蹭过指尖,座椅调得有点靠后,他还下意识往前挪了挪。   也就几秒钟的功夫,女友在车外拽了拽他的衣角:“别乱碰啊,万一不是展车呢?”   他笑着推开车门下来:“你看周围这几台,都一个样式,肯定是展车,放心吧。”   当时他没在意,自己手机揣在兜里,连车钥匙孔在哪都没细看,转身就跟女友去楼上吃火锅了。   然而在2月27号早上,他背着双肩包准备坐火车返校,刚过安检就被两个穿警服的人拦下。   你是张某吧?跟我们走一趟,配合调查一起盗窃案。   他当时还以为是认错人了,直到民警亮出那副手铐,冰凉的金属扣在手腕上时。   他才听见周围人倒吸冷气的声音,脑子“嗡”的一下就空了。   到了派出所他才知道,那天他碰的是赵先生的私家车,对方2月15号发现车里4万块现金没了。   报警后民警调了商场监控,只拍到他拉开车门、坐进去又出来的片段,再加上人像比对,就把他列为了嫌疑人。   我真没碰钱!我就坐了几秒,连副驾都没看一眼!   他跟民警反复解释,可对方指着监控里的画面说:“当时只有你靠近过这辆车,你说没偷,证据呢?”   他急得直冒汗,赶紧给女友打电话,让她来作证。   女友赶来后,跟民警说清楚了当时提醒小张“别碰私家车”的细节,可民警还是觉得“嫌疑没排除”。   直到案件移送到金水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卢莹丽翻卷宗时,注意到了几个被忽略的细节。   小张笔录里写着“我就是觉得豪车好看,想坐进去感受下,要是知道是私家车,我连车门都不会碰”,字迹歪歪扭扭,末尾还画了个圈。   卢莹丽没急着下结论,而是把那段6秒的监控反复看了不下20遍。   视频里,小张拉开车门用了1秒,坐进主驾用了2秒,双手放在方向盘上没动,第5秒时推开车门,第6秒完全站到车外。   全程没有弯腰、没有伸手去碰中控扶手箱,更没开过副驾的抽屉。   要从两个不同的地方拿4万块现金,还得藏好,再下车,6秒根本不够。   她心里犯嘀咕,干脆找了个和小张身高、体重差不多的民警,开着同款车型做实验。   多次试验后,卢莹丽把实验视频和监控对比着看,更确定“小张没作案可能”。   3月11号,检察院开了联席会议,卢莹丽把小张的辩解、女友的证言、实验结果都摆了出来。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对小张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可卢莹丽没松口气,真凶没找到,小张的“嫌疑”就不算彻底洗清。   她又跟公安机关建议,别只查商场的监控,赵先生小区车库的监控也得调出来看看,毕竟他中间8天没碰车,说不定是在小区丢的钱。   民警听了她的建议,调了赵先生小区车库2月7号到2月15号的监控,果然在2月8号晚上发现了一个可疑男子。   对方戴着白手套,走到赵先生车旁,先拉了拉车门,没拉开,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工具,撬了大概30秒,车门开了。   他钻进车里翻了10分钟,又打开后备箱找了一会儿,最后揣着个黑色袋子走了。   顺着这个线索查下去,民警很快锁定了有撬车盗窃前科的李某,4月15号把人抓了现行。   李某没狡辩,直接承认自己专门找“钥匙有问题、容易撬”的车下手,那天撬了赵先生的车,拿走了4万块现金。   卢莹丽第一时间给小张打了电话,当时小张正在宿舍改毕业论文,听到“真凶找到了,你没事了”的那一刻。   他握着手机的手止不住地抖,眼泪砸在键盘上,把“参考文献”几个字都打湿了。   后来他顺利毕业,拿到Offer那天,还收到了卢莹丽的短信:“恭喜毕业,新的人生好好走,别让过去的事绊住脚。”   面对误会时,别轻易放弃辩解;而面对别人的“嫌疑”时,也别轻易下结论。   毕竟,清白不该被“误认”打败,正义也不该被“想当然”耽误。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发布:大学生火车站突然被铐,豪车内4万现金被盗车主报警,“我以为是展车就坐上去体验了一下”,警方7次模拟认定6秒内无法完成盗窃还其清白

0 阅读:1
拾九观人间

拾九观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