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

在下雒无畏 2025-09-14 11:29:20

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这个比稀土还要命。说白了,中国这是把稀土那套玩法,用到了更关键的小金属上,你卡我芯片脖子,我就攥紧你高科技产业链的命门。   在如今的全球高科技产业版图里,有一群“隐形命脉”般的存在,它们大多名字拗口,平时很少被普通人注意,可少了它们,从我们手里的手机到天上的卫星,从新能源汽车到国防装备,几乎都得“停摆”。   这些“隐形命脉”,就是锑、镓、铟、锗还有浓缩铀这类稀有金属,而中国对它们的管控,正在悄悄改变全球产业链的主动权格局。   先说说这些稀有金属有多重要。   就拿芯片来说,里面的晶体管要想稳定工作,得靠高纯度锑来“掺杂”,调整电流传导的效率,要是没有合格的锑,芯片要么跑起来忽快忽慢,要么直接报废。   还有现在热门的钠离子电池,锑基电极能大幅提升续航,谁掌握了锑,就相当于拿到了未来电池技术的“入场券”。   再看5G基站和新能源汽车里的功率芯片,核心部件离不开氮化镓,LED屏幕、卫星通信设备要用到砷化镓,而这些“镓家族”材料,没了镓根本造不出来。   更别说浓缩铀了,美国20%的发电量靠核能支撑,而核能的“粮食”就是浓缩铀,少了它,美国的核电产业就得“饿肚子”。   这些稀有金属的提取还特别考验技术。   像镓,没法单独开矿,得从铝土矿冶炼后的废料里一点点提纯,技术门槛高到没几个国家能掌握。   生产1公斤高纯铋,要处理200吨矿石,还会产生大量污染,欧洲连能承接这种活的工厂都找不到。   高纯度铀235的商业化生产更难,全球目前只有中国和俄罗斯掌握着制造大量高纯度浓缩铀的技术,这可是下一代先进反应堆的关键原料。   中国在这些稀有金属领域的实力,是一步步积累起来的。   全球近40%的锑储量、90%以上的高纯度锑加工产能都在中国,80%以上的镓产量,还有几乎所有从铝土矿废料里提镓的成熟工艺,也都攥在我们手里。   在技术上,我们也打破了西方的优势,比如氮化镓,我们搞定了从衬底到封装的全链条技术,良率做到85%以上,成本只有美国的一半,碲的提纯成本,更是压到了国际同行的三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再像早年那样“贱卖”资源了。   以前稀土一吨卖的价不如一顿猪肉,还得承担开采带来的环境破坏,后来搞了管控,才慢慢掌握了定价权。   现在对这些稀有金属,我们早有布局,比如在2023年8月对氮化镓晶片、区熔锗锭实施出口许可管制前三个月,海关就开始严查含镓废料走私,提前回收战略储备。   这种管控不是“一刀切”禁运,而是要确保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优先供应国内的高科技产业,不让子孙后代的“饭碗”提前被端空。   反观西方,现在正陷入严重的资源依赖困局。   美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虽然占全球锗矿储量的45%,却偏偏不开采,98%的镓和大部分锗都得靠进口。   中国一管控,美国的锗进口量直接暴跌68%,只能偷偷通过比利时转口,2024年从中国“间接”进口的锗还占了26%。   特朗普政府还在火上浇油,2025年7月宣布从8月1日起,对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25%到40%的关税,结果印度直接说要加对等关税,欧盟也放话“谈判失败就反制”,只有柬埔寨、越南这些经济实力弱的国家妥协了。   其实特朗普想推动制造业回流,可工业基础一旦丢了,人才和技术都跟着流失,哪是说重建就能重建的?   就像核工业,美国因为几十年的忽视,连高纯度铀235的商业化生产都搞不定,政策预期和落地效果差得老远。   现在的中美博弈,早不是西方单方面“卡脖子”的时代了。   中国对这些稀有金属的管控,不是要“卡死”谁,而是在争取公平的发展空间。   你愿意跟我合作搞高科技研发,那资源供应没问题,可你要是拿着我的资源,反过来卡我的脖子,那抱歉,资源不能再让你“白嫖”了。   这种管控也在倒逼全球产业链“回归理性”,提醒大家不能再依赖单一供应国,得有自己的“备份方案”,这其实是在推动全球产业链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早年的稀土到现在的这些稀有金属,中国已经从被动“被卡脖子”,变成了主动把握产业链主动权。   未来,全球产业链的新秩序,必然会朝着各有优势、互相配合的方向发展,而中国手里的这些“隐形命脉”,正是推动这种新秩序形成的关键力量。

0 阅读:6
在下雒无畏

在下雒无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