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片方现在估计特别后悔!不是后悔制作投入太少,也不是后悔上映时间太迟,而是后悔准备的预售场次太少了! 要说最近让国内电影院“措手不及”的电影,那非《731》莫属。 这部讲述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行的纪录片,一开始没铺天盖地宣传,也没大明星站台,结果一上线预售就热得一塌糊涂。 现在回头看,片方估计肠子都悔青了——不是因为没投够钱,也不是因为上得晚了,而是根本没料到这么多人想看,结果场次准备严重不足。 其实,《731》这片子从一开始就不是走的商业大片那条路。 没有特效、没有剧情加工,纯靠真实历史资料说话。 片子是总台出品的,从头到尾都很严谨,调取了不少国家级档案,审查流程也是一丝不苟。 所以一开始片方估计也想着,放一部分场次就差不多,给有兴趣的观众提供个渠道,没想着它会火成这样。 结果呢?预售一开,影院后台都快“烧”了。 不仅各大售票平台热度飙升,连一些影院的电话都被观众打爆了。 有的观众一看买不到票,直接跑到电影院去问;还有单位、学校成批地打电话要求包场。 一些热门城市的IMAX和巨幕场次,几分钟就被抢光。 影院这边一边临时协调排片,一边还得跟片方沟通能不能多开点放映权限,场面一度非常混乱。 本来影院也挺冤,他们不是不想多排,而是真的没想到一部纪录片能有这么大号召力。 从经验来看,纪录片向来属于小众类型,尤其是严肃题材的,观众群体相对集中。 结果《731》直接打破了这个认知,不仅年轻人买账,很多家长、老师也主动组织孩子去看。 这种现象级反应,放在国产纪录片里可以说是头一回。 观众热情高涨,片方却准备不足,导致了预售期间一票难求。 尤其是IMAX、CINITY这类高规格厅,基本都被商业大片占着黄金时段,等片方反应过来,再想抢回时间段就得协调一大圈。 很多影院也只能在边角时间硬挤出几场,满足基本需求。 这种局面,说白了就是片方低估了市场热度,准备太保守。 从现在来看,《731》的热度已经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 一方面,片子本身质量过硬,内容真实、资料详实,有很强的历史厚度。 另一方面,社会层面对历史教育的重视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家对那段历史有共识、有感情,也有责任感。 加上今年国际形势复杂,台岛局势紧张,社会舆论对历史问题特别敏感,《731》这种贴近真实、直面历史的作品,自然就成了公众关注焦点。 再说句实在话,这次的火爆也给片方提了个醒:别小看观众的眼光。 现在的观众早不是随便糊弄就能过去的了,大家要的是真东西。 《731》之所以能赢得口碑,不是靠营销,而是靠内容。 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只要内容扎实、表达到位,哪怕是纪录片,也一样能进主流市场。 参考:手机凤凰网——电影《731》将上映 5 个 2D 版本:可选 IMAX 和杜比视界
《731》片方现在估计特别后悔!不是后悔制作投入太少,也不是后悔上映时间太迟,而
世界今若在
2025-09-13 11:46:19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