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有3大误区,别不当回事,家长们注意!
张正浩是我
2025-09-11 15:35:33
你家里有没有突然情绪低落、喜怒无常的孩子?是不是突然对一切活动失去的兴趣,失眠多梦,鲜少和人接触?如果这样的异常状态持续一周时间,那就说明已经有了抑郁情绪。再发展下去,很可能会患上情志病!
最近 "女儿抑郁装病" 的新闻让人揪心,很多家长和文中的父母一样,对孩子的抑郁信号充满误解,以为是装的,是假的,可情况往往发展得十分复杂。
作为一个治疗情志病数十年的老中医,我今天结合中医理论,和大家聊聊最常见的 3 个错误认识
❌误区 1:
小小年纪哪有抑郁?就是矫情抗压差
中医称抑郁为 "郁证",肝主疏泄就像身体的 "情绪阀门"。孩子长期压抑,肝气郁结会导致气血瘀滞,出现胸闷、易怒等症状,绝非 "矫情"。就像管道堵了水流不畅,情绪堵了自然会失控
❌误区 2:
肯定是装病!就是不想上学
有些家长把失眠、食欲差当成 "逃避借口",但中医认为 "思伤脾"。孩子焦虑久了会肝郁脾虚,出现嗜睡、腹胀等躯体反应,这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就像百合病患者 "欲睡不能睡",真的身不由己
❌误区 3:
硬扛就好 ,不用吃药/ 乱补安神药
抑郁分肝气郁结、心脾两虚等多种证型,比如心肾不交型会失眠盗汗,痰气郁结型会咽部异物感。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乱补反而可能加重失衡。
中医早就说 "怒伤肝、喜伤心",情志病和感冒一样需要治疗。
孩子不会凭空抑郁,那些被忽视的情绪,可能正在悄悄损伤脏腑功能。
及时察觉、科学调理,才是给孩子最好的保护!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