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来了好消息 黄岩岛迎来了大结局!! 9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在黄岩岛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在南海中沙群岛静静矗立的岛礁,从此有了更坚实的法律保护屏障。 对于世代在这片海域捕鱼的渔民来说,这不仅是生态环境的保障,更是心里那块石头落了地的踏实。 黄岩岛的归属从来不是模糊的历史问题。翻开档案,1990年菲律宾驻德国大使曾明确写信确认,黄岩岛不在菲律宾领土范围内,这样的官方文件在当时不止一份。 直到1997年之前,菲律宾政府对中国在黄岩岛的活动从未提出过异议。这些白纸黑字的记录,清晰地证明了黄岩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后来情况慢慢变了,菲律宾开始对黄岩岛提出各种主张,甚至在今年8月还派船试图闯入附近海域,被中国海警依法拦截。这种前后矛盾的做法,显然站不住脚。 从法律上来说,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早就被一系列国际条约划定清楚。1898年的《美西巴黎条约》和后来的《美西华盛顿条约》都明确,菲律宾的西部边界在东经118度线,而黄岩岛远远在这条线的西边。 这就像邻居家的院墙早就划好了,现在却突然说你家院子是他的,这样的主张显然没有道理。中国政府从1935年开始,就多次在官方地图上明确标注黄岩岛,这些都是对领土主权的合法行使。 这次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是突然做出的决定,而是对黄岩岛长期有效管理的延续。今年4月,中国海警高栏舰在黄岩岛附近完成了为期两个月的常态化巡逻任务。 在高温高湿的海面上,执法人员24小时监控海域动态,对试图靠近的外方船只依法警告驱离。这种不间断的值守,确保了黄岩岛及周边海域的秩序稳定。 现在有了自然保护区的身份,这些管理措施有了更明确的法律依据,保护力度只会更强。 保护区的管理借鉴了三沙市的成功经验。在西沙群岛,当地渔民已经从捕鱼为生转型成了生态卫士。 他们成立巡护队,24小时守护海龟产卵场,去年一年就保护了227窝海龟蛋,幼龟成活率比几年前提高了不少。 黄岩岛也会引入类似的模式,让熟悉这片海域的渔民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这种做法既发挥了渔民的优势,又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实现了保护和发展的双赢。 有人可能会问,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普通渔民有什么影响?其实好处很多。以前这片海域偶尔会有非法捕捞,破坏渔业资源。现在有了严格保护,鱼类和珊瑚会越来越多,长远来看渔民的收获反而会增加。 三沙市的例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永兴岛附近海域培育了十几万株珊瑚,现在那里的鱼群明显增多,渔民的捕捞量也稳定增长。 黄岩岛海域的珊瑚种类有一百多种,还有砗磲等珍稀生物,好好保护下去,这里会成为南海的“海洋宝库”。 从国际角度看,用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式保护海洋生态,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更容易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一直鼓励各国建立海洋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这次的举措,正好响应了国际社会的环保呼吁,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比某些国家动不动就派军舰炫耀武力,这种用生态保护来维护权益的方式,更能体现和平解决争端的诚意。 保护区建立后,管理措施会更加科学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核心区域将严格禁止任何破坏生态的活动,执法部门会强化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同时也会开展科研监测,用科技手段掌握珊瑚生长、鱼类活动的情况。就像在永乐龙洞安装的智能监控系统,能实时监测深海环境变化,这些技术都会用到黄岩岛的保护工作中。 这次国务院的批复文件特别强调,要维护黄岩岛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这意味着保护工作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坚持的国策。 黄岩岛海域海水清澈,未检出有害物质,海面垃圾也很少,这样优良的生态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守护。保护区的建立,让这份守护有了制度保障。 菲律宾方面对黄岩岛的一些主张,其实连他们自己的历史记录都不支持。1994年菲律宾资源部门的文件还确认黄岩岛不在其领土范围内,现在却提出各种理由,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很难让人信服。 国际法上从来没有“地理邻近”就能占有领土的原则,否则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边界都要重新划分了。中国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来加强管理,完全是主权范围内的事,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 黄岩岛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生态价值,更在于它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次建立自然保护区,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再次明确了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 这种方式既符合国内法律,也顺应国际潮流,体现了中国在处理领土问题上的成熟和智慧。它告诉世界,中国有决心维护国家主权,也有能力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参考资料:南海“高端局” 黄岩岛要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5-09-10 22:47·看看新闻
终于等来了好消息 黄岩岛迎来了大结局!! 9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在黄
波览历史
2025-09-11 09:43:23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