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亲自来谈,中方也没点头答应,稀土开采技术中方谁都不能给   普京这次访华不仅

重楼读世界 2025-09-09 17:44:09

普京亲自来谈,中方也没点头答应,稀土开采技术中方谁都不能给   普京这次访华不仅是来走个过场,他在参加上合峰会和九三阅兵的同时,还在稀土问题上主动出击。   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透露,普京亲自提出希望中方分享稀土开采和提纯技术——不是普通的矿产合作,而是技术层面的深度捆绑,但结果很明确,中方没有松口,连“考虑一下”都没有,这不是冷淡,而是明确的拒绝。   看似一门生意,实则一场博弈,俄罗斯当然不是突然想起稀土的好,而是被现实逼得没有退路。俄乌冲突还在继续,西方制裁一轮接一轮,资金被卡,技术被断,原材料出口也被限制。   在这种局面下,俄罗斯决心把自己家地底下的宝贝,稀土资源好好挖掘出来,要知道俄罗斯的稀土储量全球排名第四,探明储量达到2850万吨,但产量却不到全球的1%,有矿没技术,有资源缺设备,说白了就是“有米下不了锅”。   为了摆脱对西方设备和技术的依赖,普京提出在2030年前把稀土产量翻六倍,建立全产业链闭环。   但这个计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俄罗斯自己也清楚,光靠国内技术根本不够看,所以才盯上了中国。   毕竟中国控制着全球90%的稀土分离提纯技术,在高端设备和专利上几乎是碾压式领先,像离心萃取机这种关键设备,中国的专利占了全球90%以上,但问题是,中国凭什么要把这套技术拱手相让?   中方的拒绝,其实再合理不过,稀土不是一般的矿产,它是战略资源,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而且中方早就把稀土写进了技术出口管制清单,不管是谁来求,都不在豁免的范围内。   2023年12月中国更新后的《禁止出口技术目录》明确规定,稀土冶炼和分离的核心技术严禁出口,这不是针对俄罗斯,也不仅仅是防美国,而是中国的统一政策。   稀土本身用途极广,军工、高端制造、新能源、航天、芯片,无一不需要它,比如美国F-35战斗机的隐身涂层就离不开稀土元素钕和铽;电动车中的永磁电机,需要大量的镝和钐;就连最普通的智能手机里,也藏着稀土的身影。   所以中国对稀土的态度,已经不是“出口不出口”的问题,而是“控制力要不要放”的问题。   从战略角度看,中国手里的稀土技术就是一张牌,当美国限制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时,中国可以通过稀土出口许可,反制对方。   2024年10月实施的《稀土管理条例》和2025年7月出台的配套细则,进一步巩固了国家对稀土的总量控制、用途追踪和成品豁免的原则,也就是说原材料可以谈,成品可以卖,但核心技术,谁来都白搭。   更让中方警惕的是,俄罗斯在2025年2月曾主动向美国提出合作开发稀土,包括乌克兰东部一带的稀土矿区。   这就让人不得不防:如果中国把技术给了俄罗斯,最后是不是有可能被美国“借尸还魂”?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中方此时此刻对技术扩散的警惕,比任何时候都来得强烈。   当然俄罗斯也不是就此罢手,既然中国这条路走不通,普京就只能另辟蹊径。他已经和印度签署了稀土加工的合作协议,但目前来看进展非常缓慢。   印度自身的技术也有限,想靠它帮俄罗斯跑完全产业链,难度不小。另一边,俄罗斯也曾找过美国企业谈合作,比如共同开发西伯利亚的稀土矿,但在制裁高压和成本压力下,美方并未积极回应。   在这种背景下,中俄之间并非没有合作空间,中国可能愿意在“缅甸模式”或“美国模式”下进行合作:你负责挖矿,我负责加工,但所有深加工和技术环节必须留在中国。   这种模式能够保证中国对稀土技术的控制力不外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俄罗斯缓解资源转化的难题。   但这不是俄罗斯想要的“技术换合作”,而是中国主导的“合作不换技术”。这点上,普京再怎么谈,也很难让中方动摇立场,技术主权是中方在这场博弈中最不能妥协的底线。   放眼全球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不是一时半会建立起来的,而是几十年积累的成果,目前中国掌握着全球60%的稀土开采量、92%的精炼产能和85%的永磁体产能,即便是美国也必须依赖中国的稀土精炼能力,短期内难以摆脱,   所以不管是美方制裁,还是俄方求合作,核心问题都绕不开一个现实:中国已经在这个领域建立了不可替代的主导权。   这场博弈的背后,其实是一场关于“技术主权”的较量。在可以预见的多少年内,中国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主动权,也不会因短期利益而牺牲长期战略。   从中俄关系来看,合作依然会继续,尤其在能源、贸易、金融等领域,但在涉及国家核心技术的层面,中国的立场清晰明确——这口饭可以一起吃,但这把勺子只属于中国。   参考资料: 俄副总理:俄方同中方伙伴讨论合作开发稀土矿床的问题 2025年9月9日 俄罗斯卫星网

0 阅读:1721

猜你喜欢

重楼读世界

重楼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