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三刻是几点钟?古时行刑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有什么特殊意义。古代执行死刑到底都

白翠评历史 2025-09-09 09:39:30

午时三刻是几点钟?古时行刑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有什么特殊意义。古代执行死刑到底都有哪些讲究呢?为什么砍头都要选在午时三刻进行呢?古代死刑犯的“求生小技巧”超出人们的想象。 在各种各样的古装电视剧里,为了使剧情能够有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效果,编剧总是喜欢把主角和主角团的其他人安上“死刑”的惩罚,然后再以各种各样的办法给他们解套。 但事实上,古代想要让死刑犯活下来,只要操作得当,其实并不困难。 在古代很多死刑犯往往会花钱找人“替死”,这个时候狱卒就会从监狱里拉出几个倒霉蛋来顶包,因为古代的狱卒在监狱里几乎拥有生杀予夺等一切权力。在那个没有现代遗传基因学的年代,想要把犯人掉个包实在是太容易了。 除此之外,狱卒也可以谎称某个犯人在狱中病死了。如此一来,相关的事情大概率也就会不了了之了。 虽然朝廷名义上规定了严格的死刑执行程序,但古代地方衙门的官吏尚且配不齐,朝廷在地方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趋近于无,人们又怎么能保证这些剩下的官吏能够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起案件呢? 而且,就算死刑犯真的被定了死罪,按照惯例,每年秋天处决人犯之前死刑犯的名单还需要被呈交给皇帝进行最后的勾决。这个时候,一些有钱的囚犯家属就会花钱买通宫里的太监,让他们给自己行个方便。 收了钱之后,太监们就会把“付费用户”的名单和案件故意放在最后或是其他皇帝不太容易注意到的地方。只要皇帝没有对这些人的案件进行勾决,那么这些人就暂时保住了一条命。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重获自由了,毕竟,案子都已经被上报给皇帝了,犯人想要再脱身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但只要犯人的家属舍得使银子,一些犯人甚至都可以不用住在牢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其实和外面的“自由人”也没有什么区别。 而如果有犯人真的因为某件事情被皇帝勾决了,那在执行死刑之前,按照惯例犯人会得到一顿断头饭,虽说按照惯例,犯人一般能吃的好一点,但监狱里的事情,又有哪样是不要钱的呢? 古代的监狱是一个纯粹的“暴力世界”,普通犯人想要在监狱里勉强活命就必须按时给狱卒上缴钱款,没钱的犯人根本熬不过刑期就会被狱卒或是其他犯人整死。 而有钱的犯人几乎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可以吃什么,即便是死刑犯也不例外。 那么古代的官府为什么一定要在午时三刻对死刑犯动刑呢?主要是因为这个时候的阳气最足,杀人毕竟还是不好的事情,需要避讳一些东西。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给死刑犯提供名义上的“申冤机会”。 另外,在午时三刻对死刑犯开刀问斩,还会有许多的百姓前去刑场观斩,这样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起到震慑作用,使得普通的老百姓根本不敢触犯法律,更不敢和朝廷作对。 总而言之,古代的死刑程序远不如现代的司法程序完善和严谨,那些看似完美无缺的制度最后都需要人去执行,缺少了稳定合理的执行程序,再完美的制度也会“走样”。 参考文献: 《“慎刑”思想在清代死刑案件审判中的体现》

0 阅读:1
白翠评历史

白翠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