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一男子花了2元向齐白石求画,齐白石画了两片咸鸭蛋,他厚着脸皮请齐白石

历史趣闻星 2025-09-08 22:43:34

1953年,一男子花了2元向齐白石求画,齐白石画了两片咸鸭蛋,他厚着脸皮请齐白石再添几笔,谁料齐白石又画了几笔后,对方直接傻眼,没想到在2007年,这幅2块钱的画竟拍出51.75万元高价!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3年,北京的一处青砖大瓦宅院门口,一名年轻人紧紧攥着两元钱,久久徘徊不敢进去,那两元是他辛苦攒下的“巨款”,但在齐白石的画价面前,仍显得微不足道。 彼时齐白石已名声在外,他的画作最便宜也要十元起步,年轻人对这位艺术家的敬仰是真切的,可内心又因囊中羞涩而忐忑不安,犹豫许久,他还是鼓起勇气敲开了门。 齐白石出身贫寒,早年做过木匠,靠雕刻为生,但他对绘画的热情从未熄灭,几十年间,他从模仿传统到自成一派,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写意风格,花鸟鱼虫都能在他的笔下生动鲜活。 他的虾闻名遐迩,透明的虾壳和灵动的触须几乎要跃出纸面,而咸鸭蛋则是他常画的另一类题材,质朴却带着生活气息,正因如此,许多人慕名求画,门口常有人等候。 年轻人手心沁出细汗,将两元钱放在桌边,满怀敬意地请求能换取一幅画作,在旁人看来,这样的要求近乎不可能,但齐白石看着眼前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心中生出几分怜惜,他没有拒绝,而是目光转向一旁桌上未动的盘子。 白瓷盘里静静地放着几块切开的咸鸭蛋,蛋黄油润泛红,蛋白洁白如玉,普通却勾起了他创作的灵感,毛笔蘸墨,一落一提,两三片鸭蛋顷刻跃然纸上,形态质朴,却让人似乎能嗅到咸香。 年轻人接过画仔细端详,虽然笔触生动,却觉得画面略显空旷,他心中一动,忍不住开口希望能再添几笔点缀,原本两元钱就已经“破例”,此时的请求多少显得唐突,但齐白石并未言语,只是再次提笔,在素净的盘沿落下几道细笔。 片刻之后,一只栩栩如生的苍蝇赫然出现,它翅膀微张,腿脚纤细,仿佛正被咸鸭蛋的香味吸引而来,画面瞬间由静转动,生趣盎然,年轻人怔在那里,脸上泛红,意识到自己多此一举,却也无法否认这几笔的巧思和高超的技法。 画作最终被他恭敬带走,珍而重之地收了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家境起伏,这幅画曾被拿去典当,换来一时温饱,之后它消失在公众视野里数十年,直到二十一世纪才再度现身。 2007年,这幅题作品出现在拍卖会上,专家鉴定无误,场内竞价不断,价格从低位一路攀升,最终定格在51.75万元,曾经的两元小画,摇身一变成为市场追捧的珍品。 这幅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齐白石的名气,更在于它折射出的艺术态度,齐白石常说画画和木匠、裁缝无异,都是手艺活,理应明码标价,他能因友情赠画,也能为防止他人受骗自掏腰包买下假画,但绝不会允许别人用金钱操控创作内容,那一只被添上的苍蝇,既是回应年轻人的小小“贪心”,更是他对艺术尊严的宣示。 从农家小物到拍场珍品,从两元到五十余万,这段历程的跨度不仅仅是金钱的差距,更是人们对艺术价值认知的转变。 齐白石用一生证明,最普通的事物也能承载不凡的情感,艺术可以平实,却绝不能被轻慢,正因如此,纸上那只细致入微的苍蝇,才成为半个世纪后仍被人念及的注脚,也让这幅画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雄黄酒 咸鸭蛋——齐白石笔下的端午美食

0 阅读:0
历史趣闻星

历史趣闻星

如星闪耀,点亮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