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一对干部夫妻被带走,临走前,他俩将保险箱的钥匙塞到47岁保姆手里,红

熹然说历史 2025-09-07 22:36:02

1966年,一对干部夫妻被带走,临走前,他俩将保险箱的钥匙塞到47岁保姆手里,红着眼眶说:“高姐,6个孩子和这个家交给你了!”10年后,这对夫妻回到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一串钥匙,6个孩子,十年坚守。当刘致台夫妇推开家门的那一刻,看到的景象让他们瞬间泪流满面。这个47岁的保姆高玉清究竟做了什么,能让夫妻俩如此震撼?这段跨越44年的真情故事,至今依然感动着无数人。 高玉清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可好景不长,丈夫和2个儿子先后病逝。在那个年代,失去男人的女人几乎等于失去了一切。婆家人说她”克夫克子”,将她扫地出门,娘家也嫌她晦气,没办法,高玉清只能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县城打工。 1954年冬,30多岁的高玉清来县城找工作,朋友把她介绍给邻居刘致台县长家当保姆。初到刘家,高玉清小心翼翼,生怕哪里做得不好被赶走。女主人许曼云说:“现在是新社会,我们请你是来帮忙的,我们是同志,你把这儿当作你的家。”这句话让高玉清瞬间红了眼眶,这是她失去丈夫孩子后,第一次感受到如此温暖的话语。 高玉清用她的勤劳和真诚很快赢得了刘家的信任。许曼云生完孩子,奶水不多。孩子经常被饿到半夜,嗷嗷直哭。做过母亲的高玉清,心疼极了。当即想办法,给许曼云找偏方催奶。她听说100公里外有个郎中擅长此道,二话不说就徒步前往,脚底磨出水泡也没停下。当时,许曼云看到高玉清那满是水泡的脚。除了感动,就是心疼。当下便说道,“以后咱们就是姐妹。” 刘家先后生了5个孩子,而”高孃”,就像爸妈一样,是家里不可或缺的成员。孩子们都叫她”高娘”,这一叫就是几十年。孩子出生后,刘家要拍全家福,让高玉清一起合照,从此几十年的每一张全家福里,都有高玉清的身影。 1966年深秋,刘致台夫妇被带走的那个清晨,刘家6个孩子,像受惊的鹌鹑挤在墙角。老大刘健刚12岁,老幺刘健玲才3岁,抱着断腿的布娃娃发抖。临走前,许曼云看着6个孩子满脸不舍,可她什么也没说,将一串钥匙交给高玉清,叮嘱了两句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高玉清本可以一走了之,毕竟她只是个保姆。而认定这个家的高玉清,什么也没说,毅然决定留下来。已是”孤家寡人”的她,早已把这家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接下来的十年,是高玉清人生中最艰难的十年。失去了经济来源,高玉清靠着积蓄和变卖首饰,养育着5个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她不是不知道玉镯金贵,只是在她心里,6个孩子吃饱,比祖传的念想重千倍。为了让孩子们有口饭吃,她去挖野菜、捞鱼虾,甚至做针线活、捡破烂。 为了生计,实在没辙的时候,她还带孩子们去挖野菜、到河里捞鱼。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特殊的时期,高玉清还替刘致台夫妇对孩子们履行教育义务。她严格要求孩子们好好读书,绝不能因为父母不在就放松学习。 1976年,刘致台夫妇终于回到了家。当刘致台夫妇终于回到家的时候,本以为已经物是人非的他们,却发现家里一切都好,唯独高玉清老了不少。6个孩子都健康成长,家里依然井井有条,而高玉清却从中年妇女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夫妻俩当场就要给高玉清跪下,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1998年,刘致台患病去世,在刘家干了44年保姆的高玉清也正式退休了。这一年,高玉清79岁。孩子们提出要重新找个保姆,高玉清以为是要辞退她,眼泪瞬间掉了下来。谁知道孩子们说:“高娘,我们要找保姆是为了照顾您啊,这儿就是您的家。” 2006年,高玉清突发中风,刘家的6个孩子得知消息,第一时间都赶去了医院,守在门口。六个孩子全都冲上了跟前,最后刘家老二率先签上了自己的名字。6个孩子再三恳求医生:无论花多少钱,只要能治好他们的高娘就行。 为了让孩子们专心照顾高玉清,许曼云主动住进了养老院。护工们常听刘家儿女说:“我们家有2个妈,一个生了我们,一个养了我们。” 高玉清活到92岁,弥留时6个子女轮流抱她。最后时刻她盯着全家福,含糊念叨:“值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个曾经失去一切的女人,被6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紧紧围绕着。她用44年的坚守,换来了世间最珍贵的亲情。 去年许曼云葬礼上,6个孩子齐刷刷给高玉清磕头,惊得吊唁的亲戚直嘀咕:“保姆受这么大礼数?”没人看见棺木里,许曼云手腕上戴着高玉清当年当掉的玉镯——这是她临终前最后的安排。 44年的坚守,一份超越血缘的真情。高玉清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以心换心”,什么叫”真情无价”。你觉得这样的感情在如今还能找到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身边的温暖故事。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