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把顺序倒过来,先去东京再去华盛顿,就是告诉国内选民:我不靠东大也能活。结果

菲菲谈国际 2025-09-07 15:22:28

李在明把顺序倒过来,先去东京再去华盛顿,就是告诉国内选民:我不靠东大也能活。结果白宫只派两个部长接机,会后连布莱尔宫都不给住,一行十几人拖着行李满大街找酒店。

韩国政局在2025年上半年发生显著变化。尹锡悦政府面临弹劾危机,导致提前大选。

李在明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在6月3日选举中获胜,成为第21任总统。这次选举反映出民众对保守派政策的不满,转向进步势力。

新政府上台时,经济面临压力,企业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同时,美国推动盟友加强合作,日本寻求改善双边关系。

传统上,韩国总统首访往往选择华盛顿或北京,以巩固联盟或经济联系。李在明决定打破惯例,先访东京,旨在展示外交自主性。

通过日美渠道保障利益,避免单一依赖。此安排前,团队在青瓦台准备材料,列出贸易和安全议题。

8月23日,专机从仁川起飞,开启行程。日本方面积极回应,认为这显示韩方重视双边关系。

李在明抵达东京后,与石破茂举行会晤。双方讨论经济协作和区域稳定,同意推动项目和情报共享。这次访日持续两天,结束后团队飞往华盛顿。

24日下午,专机降落安德鲁斯空军基地。美国仅派代理礼宾司长艾比·琼斯和韩裔上校乔舒亚·金接机,过程简短,无红毯和仪仗队。

这与尹锡悦2023年访美待遇形成对比,通过韩国媒体直播传回国内,引发民众对国家地位的议论。

会谈后,团队原计划入住布莱尔宫,但因装修无法使用,转向酒店。

十几人携带行李穿越街头,办理入住手续。韩国电视台报道此场景,民众讨论接待规格问题。

美国解释称,此为工作访问,重点在实质内容而非仪式。这种低规格安排反映美方对韩方提议的保留态度。

李在明意在借日美提升形象,压制国内反对党,但结果转为国际话题,韩国社会部分人表达不满,认为国家形象受损。

25日,李在明在白宫会见特朗普,讨论贸易关税、造船合作和朝鲜问题。他提出1500亿美元投资方案,帮助美国复兴船舶产业。双方交换意见,握手拍照。

26日,行程结束,返回韩国。内阁会议上,他总结访日访美强化了联盟关系。但国内论坛热议华盛顿接待细节,有人质疑韩国地位,支持率略降。议会辩论中,议员批评行程顺序。

李在明转向内部工作,调整经济预算,视察社区项目。媒体报道美方要求加大投资和军费分担。他在智库演讲,指出需减少对华经济依赖。

中国媒体回应,称韩国选择风险路径。李在明坚持务实,推动信任重建,避免前政府对朝强硬政策。

与石破茂约定改善关系,应对关税压力。韩日美合作继续,但他采取灵活立场。

李在明此次出访反映韩国外交的现实调整。过去依赖中美平衡,现面临贸易壁垒和安全挑战。先访日意在加强三角合作,但低规格接待暴露美方对韩筹码的不满。

国内反对党借此施压,议会辩论激烈。李在明通过投资承诺回应特朗普要求,旨在稳固联盟。

但支持率小幅下滑显示民众对国家尊严敏感。中国媒体批评凸显地缘紧张。

李在明强调和平共处,不强求统一,尊重朝鲜体制。这与前任对朝高压不同,显示务实转向。

访日成果包括经济协议,但整体行程未能完全压制反对声音。内外压力下,他需平衡多方利益,推动经济复苏。

韩国民众对此次出访反应分化。部分人支持外交自主,避免过度依赖中国;另一些人担忧低规格接待损害形象。媒体直播放大事件影响,网络讨论活跃。

李在明团队事后评估,认为实质讨论取得进展,如造船投资。但酒店事件成焦点,反映外交筹备不足。

美国强调工作访问性质,但接机仅两人仍被视为冷落。相比尹锡悦访美盛况,此次规格降低引发对比。

李在明在演讲中重申调整对华依赖必要性,引发中方回应。这凸显韩国在中美间求平衡的困境。石破茂会晤中,双方确认穿梭外交,推动互访。

日韩关系改善有助于应对地区危机,如朝鲜核问题。但李在明策略需经时间检验,国内政治动态将影响执行。

出访后,李在明政府聚焦经济调整。预算草案增加社区投资,旨在刺激内需。美方施压下,韩国承诺加大军费分担。

这与特朗普关税政策相关,韩企面临出口挑战。李在明推动对朝信任重建,提出对话框架,避免对抗。

访日协议包括情报共享,强化安全合作。中国媒体称韩国绑上美日战车,但李在明维持和平立场。

三国框架推进中,他灵活处理历史问题,推动实用外交。反对党批评行程落空,议会辩论持续。

民众议论国家待遇,影响支持率。李在明需通过国内成绩稳固位置,如经济改革和民生改善。

此次外交事件凸显韩国在国际舞台的定位挑战。先访日后访美打破惯例,传递自主信号。但华盛顿低规格暴露联盟不对等。李在明投资提案虽获回应,但酒店事件成尴尬。

0 阅读:2205

评论列表

启航

启航

3
2025-09-08 05:41

棒子应该是米国转基因的产物

猜你喜欢

菲菲谈国际

菲菲谈国际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