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美国的飞机叫F35,俄罗斯的飞机su35,中国的飞机叫歼35。为啥数字都是35。是商量好的,还是有其它含义,有知道的大神么? 美国F-35那款机型,源头是上世纪90年代的联合打击战斗机项目,实验型号叫X-35,2001年洛克希德·马丁中标后,就直接沿用了35这个数字,当作正式设计序号。俄罗斯Su-35呢,是从Su-27基础上升级来的,最初叫Su-27M,1988年首飞,到2008年现代版定型,35代表家族里的深度改进型号。中国歼-35则是从FC-31项目演变,2012年原型机亮相,2021年舰载型首飞,35是按我们航空工业的序列分配的,突出隐身和多用途定位。
这些机型各自的研发路径完全不一样。美国F-35从2006年首飞,到2015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衍生出A、B、C三种变体,主要是为了多军种通用。俄罗斯Su-35到2014年入役空军,大概装备了100架,2022年在乌克兰行动中用上,强调超机动性和远距打击。中国歼-35在2024年珠海航展公开空军型,进入小批量生产,舰载型先出,能上辽宁舰,空军型加A后缀,填补了我们五代机在海军和空军的空白。
编号为什么都是35?这纯属巧合,没啥商量好的意思。美国那边序号不连续,F-35前是YF-23的23,直接跳到35匹配实验代号,之后还跳到F-47。俄罗斯苏霍伊局的35是内部迭代标记,成熟平台升级更省事儿。中国歼-35的35是根据战略需求定的,央视2024年11月报道讲得很清楚,就是为了对标同类对手,但完全走自主路子。
时间线上也对不上。F-35项目2000年原型试飞,苏-35初始版1988年就飞了,歼-35到2021年才首飞,相差十几年,怎么可能提前约定?知乎上近几年还有人猜“隐性约定”,但查查各国资料就知道,这说法不靠谱。国防逻辑不同,美国想全球部署,俄罗斯资金有限就改旧平台,中国是战略补短板,自主研发才是硬道理。
再细说性能。美国F-35有隐身涂层和传感器融合,雷达能探测远距目标,但我们歼-35在航程和载油上更有优势,作战半径大,导弹覆盖多任务。俄罗斯Su-35装矢量喷管,机动性强,雷达探测400公里,挂R-37M导弹,但隐身弱,雷达反射截面大,在超视距作战容易吃亏。2024年7月有分析比Su-35和F-15EX,指出隐身差距明显。
这三个35凑一块儿,就是技术代际撞上的结果。美国F-35维持技术优势,俄罗斯Su-35快速提升战力,中国歼-35实现装备升级。2025年3月,美国F-35B去日本替换老机型;俄罗斯Su-35继续实战;中国歼-35在2025年7月多架生产线上推进,海军型适配航母。
国防自主是关键。中国航空工业靠自力更生,歼-35的航电系统先进,能整合雷达和红外信息,飞行员掌握战场更准。相比之下,俄罗斯Su-35协同作战不错,但短板明显。中国继续推航空现代化,未来歼-35列装会改变航母格局,提升远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