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想明白“做啥、给谁用、解决啥问题”——比如你想做个记录减肥的APP,那得知道用户是想记饮食还是运动,要不要算热量。可以找身边人聊聊需求,也看看市面上类似的APP缺啥,再琢磨琢磨自己有没有技术、钱、时间搞定,别脑子一热就冲,先把这些想清楚。 然后是“画个草稿看看样”——不用写代码,先把APP长啥样、点一下会跳哪儿画出来。比如用Figma(在线就能画)画个简单界面,按钮放左边还是中间,输入框在哪儿,像搭积木似的弄个“原型”,这样不管是自己看还是给别人提意见,都直观,省得后面改来改去。 接下来才到“动手写代码”——先搭好干活的环境,比如用VS Code这种工具,选个顺手的编程语言(比如做网页用JavaScript,做手机APP可以用Flutter)。然后分工干:有人负责做界面(前端,就是你看到的按钮、图片),有人负责背后算数据、存信息(后端,比如你输的减肥数据存在哪儿)。写的时候别瞎写,记得用Git存代码,不然改乱了还能找回来。 写完了不能直接给人用,得“到处找bug”——自己先测测,比如点登录能不能进去,输错密码会不会提示;再找朋友试试,看他们用的时候会不会卡、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不光测功能,还得看看人多的时候卡不卡,在安卓和苹果手机上能不能都用,这些都得弄顺了。 没问题了就“上线让大家用”——找个云服务器(比如阿里云、腾讯云,花不了多少钱),把代码传上去,再弄个域名(比如wwwxxxcom),加个安全证书(让用户用着放心)。刚开始别一下子全放开,先给几十个人试试,没问题再让所有人用,同时盯着点,万一崩了能及时修。 最后就是“用着的时候不停调”——用户用着肯定会说“这儿不好用”“想加个功能”,比如有人说减肥APP想加个打卡提醒,那就加上;要是发现有时候加载慢,就优化一下。还得定期看看有没有漏洞,别让人把用户数据偷走,总之就是不停改、不停完善。 工具也不用搞太复杂:想记需求就用飞书表格列一列,画原型用Figma,写代码用VS Code,测功能用Postman点点接口,上线用Docker省事儿。 其实核心就是“别想太复杂,先把能用的做出来,再慢慢改”,个人做小工具可以简单点,要是做给很多人用的大项目,就多找几个人搭伙,分工配合就行~
首先得想明白“做啥、给谁用、解决啥问题”——比如你想做个记录减肥的APP,那得知
幼菱综合
2025-09-06 16:22:11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