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一名国民党中将跟随红军走完长征,谁知等到了延安,毛主席却对他挥了挥手

优优谈过去 2025-09-06 11:40:18

1936年,一名国民党中将跟随红军走完长征,谁知等到了延安,毛主席却对他挥了挥手,告诉他:“你回去吧。”[凝视] 一位曾扬言要“活捉贺龙”的国民党中将,却在被俘后受到红军优待,最终成为红军大学教员,并成为唯一跟随红军走完长征的国民党中将,他曾在雪山遇险被红军战士舍命相救,也曾用精湛的炮兵技术为红军打开胜利之门。 1935年6月,湘鄂山区战云密布,国民党第41师中将师长张振汉率部围剿红军,此前他曾放话要“亲手抓住贺龙”,然而在忠堡一役中,军事形势陡然逆转。 红二、红六军团巧妙设伏,将41师主力团团围住,败局已定,张振汉被俘,最终,这位国民党中将成了红军的俘虏。 被俘后,张振汉自认为性命难保,当时红军中确有要求严惩张振汉的呼声。毕竟之前曾有国民党师长被红军处决的先例,其处境十分危险。 但贺龙决定不杀他,并要求先为他治疗,红军随后对张振汉给予了优待,在当时药品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军医匀出宝贵药品为他治伤,战士们吃粗粮咸菜,却给他开小灶供应细粮。 红军的这些做法,改变了张振汉对红军的看法,张振汉曾试探性地向贺龙提出回汉口与家人团聚的请求,承诺永不再参军,贺龙则指出,他损兵折将,蒋介石恐怕不会放过他。 贺龙看中了张振汉的军事才能,作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科毕业的高材生,张振汉确实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贺龙希望他能留在红军学校任教。 起初张振汉对此有所顾虑,但在贺龙、萧克等红军将领一再诚恳邀请下,他最终于1935年8月换上了红军军装,站上了红军大学的讲台。 张振汉的教学效果很好,他用自己的实战经验与军事理论相结合,讲解战术知识。其教学受到了好评,成为红军学校的重要教员。 1935年10月,蒋介石调集20万大军围攻红二、红六军团,在决定战略转移路线的高级军事会议上,贺龙特意请来了张振汉。 凭借对国民党军布防的深入了解,张振汉提供了重要的军事情报,对红军制定突围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军据此成功突破了沅江、澧水防线。 长征途中,张振汉的军事才能多次帮助红军化解危机,在攻打湖南龙山县时,红军缴获了山炮却无人会用,张振汉亲自操炮,仅用两发炮弹就炸开城墙缺口。 在金沙江畔,他建议砍竹扎筏,并亲自示范如何捆扎竹筏才能经得起激流冲击,帮助红军顺利渡江,这些实用技能在当时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玉龙雪山,张振汉的骡子突然失蹄滑向雪谷,使他坠落山崖昏迷不醒,已经疲惫不堪的红军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将他从死亡边缘救回来。 在他双腿骨折无法行走时,战士们轮流抬着担架穿越雪山,有的战士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张振汉后来多次告诫儿子,记得过雪山时有好几位红军战士为抬他而牺牲,这份恩情不能忘。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张振汉作为唯一跟随红军走完长征的国民党中将抵达延安,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 1937年“七七事变”后,毛泽东委托张振汉利用其在国民党和保定军校同学中的关系,返回蒋统区继续为革命工作,尽管明白重返国统区风险极大,张振汉还是接受了这个重任。 果不其然,蒋介石得知他回来后大怒,下令“格杀勿论”,幸亏国民党军政要员20余人联名作保,他才幸免于难。 此后张振汉表面从商,暗中却一直为延安提供物资和经费,他在上海和连云港兴办实业,将部分收益用于支持革命事业。 1949年,他参与策划了湖南和平解放运动,为新中国诞生立下了特殊功勋,新中国成立后,张振汉担任了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一个人的信念转变往往源于切身体验,是什么样的经历能让一个军人彻底改变立场?如果你是张振汉,在那样的历史关头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信源: 张振汉:跟随红军走完长征的国民党军中将——中国军网

0 阅读:233
优优谈过去

优优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