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中国这次居然直接整了几个导弹方队!甚至连东风-5这款战略核武,都有了最新的款式,击打范围可以覆盖全球。 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阅兵式,当一支支装备方队依次通过广场时,由多型导弹组成的战略打击群格外引人注目,其中最让人震撼的自然是首次公开亮相的东风-5C新型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 这款需要三辆运输车分段运输的庞然大物,以压轴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向世界宣告着中国战略核力量的新发展。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东风-5系列导弹其实是中国洲际导弹的“老兵”了,早在1980年东风-5就完成了首次全射程试验,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 1984年阅兵式上东风-5首次公开亮相,当时它只能携带一枚核弹头,而这次展示的东风-5C,已经是这个家族的第四代产品,和早期型号相比早已脱胎换骨。 东风-5C最引人关注的当然是它能打到世界任何角落的能力,在现场解说说出“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时候,不管是现场还是网络上,大家都是震惊且骄傲。 它是借助了新型发动机和改进的燃料技术,射程突破了1.6万公里,这意味着从我国发射,能覆盖全球所有潜在战略目标。 更厉害的是它不再是单弹头设计,而是可以携带10枚以上的分导式弹头,每枚弹头都能瞄准不同目标。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种需要分段运输的导弹看起来有些笨重,但实际上这正是它的优势所在。 军事专家分析东风-5C采用井基发射方式,即使其他机动式导弹遭到打击,东风-5C也能保持战斗力,成为核反击的“最后底牌”。 这次阅兵中除了东风-5C,还有“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等多款新型导弹组成的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这些装备全部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首次公开亮相的装备占比很高,这种大规模的导弹方队展示不是偶然为之,而是我国国防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当然我国发展核力量并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这些战略核武器的存在,本质上是为了遏制战争,实现“以武止戈”的目的。 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到今天,8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国防力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年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装备落后付出了超3500万人伤亡的巨大牺牲才换来胜利。 而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自主研制出东风-5C这样的尖端武器,而展示这些战略武器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些驶过天安门广场的导弹方队,不仅展示着中国的国防实力,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和平的珍视和对复兴的渴望。 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必将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战略支撑。
以解放军现在的实力,哪些国家能够打败中国?美军给出答案出乎意料,大约有这两个国家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