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被特赦后,第一份工作:在北京植物园上班,一个月工资 60 元 溥仪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候就是被特赦后的平民生活,靠自己的劳动赚钱,没有性命之忧。国家还给他发房子,老婆,还有工作。已经很优待了,朱三太子回家可是被凌迟的,一开始鞋带都不会系,坐监狱的时候,有个小跟班一直伺候他,后面自己会干活了, 也挺好的 刚到植物园那阵,溥仪可真是闹了不少笑话。园长让他管温室里的花草,他拿着洒水壶站在原地愣了半天 —— 以前都是太监端着水盆跟在身后,哪用自己动手?浇花时要么把水洒到过道上,要么把嫩叶冲得七零八落,同事见了也不笑话,只是手把手教他怎么控制水量,怎么区分喜湿和耐旱的植物。最开始系鞋带要折腾十几分钟,急得额头冒汗,后来慢慢练熟了,还会对着镜子自己打个漂亮的蝴蝶结。 第一个月发工资那天,他攥着崭新的 60 元钱,手指都在抖。这钱跟他当皇帝时见过的金山银山完全不一样,是他蹲在温室里擦花盆、剪枯枝挣来的。他特意去供销社买了块点心,咬第一口时眼圈就红了 —— 这辈子头一回吃自己劳动换来的东西,比御膳房的山珍海味还香。后来单位给他分了间小平房,再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李淑贤,俩人一起买菜做饭,晚上坐在院子里聊天,他总说:“现在才知道,踏实睡觉、安稳吃饭,比当皇帝还舒服。” 有人说这是 “优待”,可往深了想,这根本不是简单的优待,是新社会把他从 “皇帝” 的壳子里拉出来,当成一个普通人看待。封建王朝对前朝遗孤赶尽杀绝,朱三太子隐姓埋名一辈子还是落得惨死,可这里给了他自食其力的机会,让他明白 “劳动” 两个字比 “皇权” 更实在。当然,溥仪的转变也不容易,从衣来伸手到自己动手,背后是放下身段的挣扎,但关键是社会给了他容错的空间,没人揪着他的过去不放,只看他现在是不是好好过日子。 后来他跟人聊天,再也不提 “朕” 或者 “紫禁城”,反而总说 “我们园里的月季开了”“今天工资够买两斤肉”。这种把自己当成普通人的踏实,才是真的幸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明朝老百姓吃得饱,还是清朝老百姓吃得饱?明朝万历28年,1600年,明朝1.5亿
【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