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山由纪夫顶着骂名也要来九三阅兵,他赌的是日本下一代不再被教科书糊弄。   这位

梅梅谈世界 2025-08-31 18:31:12

鸠山由纪夫顶着骂名也要来九三阅兵,他赌的是日本下一代不再被教科书糊弄。   这位日本前首相的出席并非外交惯例,而是背负着国内右翼势力“卖国贼”的骂名,延续着鸠山家族四代人与中国和解的执念。   时间倒回2015年8月12日,首尔西大门刑务所博物馆的冷灰色墓碑前,鸠山由纪夫突然屈膝下跪,成为二战后首位以跪姿为日本殖民罪行谢罪的日本政要。   石砖的寒意透过西装裤渗入膝盖,但更刺骨的是日本国内汹涌的指责,保守派媒体称他“表演式赎罪”,内阁官员公开斥责其“背叛国家立场”,网络暴力将他涂抹为中国的傀儡。   早在2013年1月17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祭奠广场上,鸠山已与夫人并肩向遇难者鞠躬默哀,,面对记者追问,他清晰表态:“只要有一名中国平民被日军残杀,就该道歉,战时状态不能成为暴行的借口。”    这种态度在日本政治生态中堪称异类,当安倍晋三等政客试图模糊“侵略”“殖民”的定性时,鸠山屡次公开强调:若回避这些关键词,日本将永远无法获得邻国信任。   追溯鸠山家族的政治基因,和解意识深植血脉,曾祖父鸠山和夫1886年调停北洋水师长崎事件时,便主张对华平等协商;祖父鸠山一郎在1950年代推动中日民间贸易协定,打破战后冰封。   父亲鸠山威一郎更在1976年作为外相,主导《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框架,三代人累积的政治资本,在鸠山由纪夫身上转化为更彻底的反思。   他卸任首相后拒绝沉默,转而以民间身份十余次访华,甚至在东京私宅悬挂“和为贵”书法,将东方哲学视为破解历史死结的密码。   这种坚持让他在日本政坛日益孤立,2013年香港城市大学演讲时,他直言安倍的历史修正主义让中日关系“倒退四十年”,并批评靖国神社参拜是“对友爱精神的背叛”。   日本右翼作家山本一郎嘲讽他“完美落入中国圈套”,却刻意忽略鸠山的核心逻辑,日本只有卸下历史包袱,才能赢得真正的区域互信,鸠山试图用身体语言撕开记忆的封条,下跪、鞠躬、默哀,都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反抗。   当教科书将战争责任模糊为“时代悲剧”,当媒体将殖民统治美化为“现代化助力”,真相的消解将使和平愈发脆弱。   鸠山家族四代人的政治实践构成一条完整线索,从曾祖父的危机调停、祖父的破冰贸易、父亲的法律缔约,到他本人的道歉行动,始终在证明,认错不是耻辱,而是重建尊严的起点;赖账不会强化民族认同,只会腐蚀国家道德的根基。   夕阳为长安街镀上金边,受阅部队的脚步声如潮水般涌过。鸠山由纪夫站在观礼台前沿,身后是八十年前那场惨胜的纪念,眼前是拒绝遗忘的年轻面容。   他赌上政治声誉押注的这一刻,无关外交策略或利益交换,而是向日本下一代传递最朴素的真理:直面历史暗影的国家,才有资格行走在光明中。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2025-08-29,《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将出席九三阅兵,日方称不评论》

0 阅读:0
梅梅谈世界

梅梅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