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攻入天京的李臣典看到了洪秀全留下的无数美女,顿时色心大起,当夜李臣典直接带着几十个美女进入洪秀全的寝宫,却在15天后离奇死亡。 验尸时,他面如金纸、口鼻渗血,周身青紫的尸斑让仵作吓得倒退三步。 这个27岁的湘军悍将,前半生靠战功挣下“刚勇巴图鲁”的名号,后半生却用15天的放纵,把自己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没人会料到他会以如此荒唐的方式落幕。1856年,还是邵阳农家穷小子的他,在太平军攻打吉安时,冒死从乱军之中救下被刺落马的曾国荃。 这一救,不仅让他踏入湘军核心,更成了他平步青云的起点。此后的几年里,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堪称“战神”:安庆之战,他率敢死队夜袭太平军大营,为破城立下首功; 雨花台血战,他顶着洋枪火炮死守壕沟44天,硬生生扛住了太平军的猛攻;就连天京之战中,炸开城墙的地道爆破计划,也是他亲自督造。 彼时的他,是曾国荃口中“可托生死”的猛将,是湘军吉字营里最耀眼的新星,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凭着战功名留青史。 可天京的破城,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城墙,硝烟还未散尽,李臣典就抛下了还在城头厮杀的战友,转身闯进了洪秀全的天王府。 他无视满地狼藉,眼里只有洪秀全后宫的美女,当场掳走几十个女子,直接住进了洪秀全的寝宫。从这天起,曾经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领,彻底沦为欲望的奴隶。 他昼夜宣淫,为了支撑体力,开始大量吞服烈性补药。亲弟弟李臣章后来回忆,那段时间的李臣典“眼神发红,说话颠三倒四”,床榻边散落的药丸堆积如山,曾经的战甲被扔在角落,沾满灰尘。 这场荒唐的“盛宴”,只持续了15天。第十五日夜,侍从发现李臣典浑身抽搐,皮肤开始溃烂流脓,连呼吸都变得微弱。 当曾国荃闻讯赶来时,看到的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猛将,而是一个奄奄一息、毫无尊严的人。李臣典咽气前,曾绝望地哀嚎“此次万无生理”,这句话成了他对自己人生最后的总结。 他死时,满屋衣衫狼藉,与天王府的奢华形成刺眼对比,也彻底撕碎了湘军“忠义”的外衣。 李臣典的死,成了晚清最尴尬的军事丑闻。清廷为了掩盖真相,在官方记载里轻描淡写地将其死因归为“染病不治”,还追封他为太子少保,在吉安、安庆、南京三地修建专祠。 甚至让文官编造出“因伤殉国”的谎言,试图将他塑造成“忠勇烈士”。可真相终究藏不住——湘军内部的传言、幕僚的日记,都记录下了这场丑闻的细节。 湘军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里写道,天京破城后“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直白揭露了湘军对平民的凌辱; 忠王李秀成的自述更戳破了“杀贼十余万”的谎言,坦言当时天京守军不足三千,所谓的“战功”,不过是屠杀百姓的遮羞布。 曾国藩在这场丑闻中,扮演了“遮丑者”的角色。他连夜销毁了记载李臣典真实死因的密档,严令湘军将士“不得妄议”,试图将这场荒唐的死亡彻底抹去。 可三十年后,谭嗣同游历南京时,还能从当地老人嘴里听到切齿的痛骂:“湘军见人即杀,见屋即烧,金陵遂永穷矣!” 那些被李臣典及其部下凌辱的妇女,那些葬身火海的平民,成了晚清“中兴”光环下最惨烈的牺牲品。 李臣典的一生,充满了讽刺与唏嘘。他用八年时间,从一个穷小子逆袭成湘军悍将,本有机会成为历史铭记的英雄;却用15天的放纵,把自己变成了后世唾弃的对象。 他的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揭露了晚清湘军在“平叛”外衣下的野蛮与残暴——所谓的“胜利”,对天京百姓而言,不过是一场换了施暴者的灾难。 李臣典的故事依旧警示着世人:战功与荣誉,从来不是放纵的资本;一旦被欲望吞噬,再耀眼的人生,也会在短时间内崩塌。 信息来源:《太平天国史》被污名化的李臣典.邵阳日报网
1864年,攻入天京的李臣典看到了洪秀全留下的无数美女,顿时色心大起,当夜李臣典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8-31 17:55:13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