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礁补给失败后,菲律宾拉来两国外援,中方要求拖走坐滩军舰 仁爱礁补给再一次失败

半暖半夏微光 2025-08-29 17:23:19

仁爱礁补给失败后,菲律宾拉来两国外援,中方要求拖走坐滩军舰 仁爱礁补给再一次失败,三艘船绕道半月礁强行闯关,结果被中国海警精准拦截,三十多个小时的对峙过后,灰头土脸掉头走人。该上的没上去,该运的没运成,整场“运补行动”最终变成了一场花架子。 这不是菲律宾第一次折戟,更不是最后一次。问题在于,马尼拉心知肚明,驻军“马德雷山号”是个烫手山芋,撑得越久、风险越高,但真要拔掉这根钉子,靠自己是没戏的,只能求外援撑场。 于是新剧本登场——拉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黄岩岛“联合演训”,虚张声势对中方施压,表面是搞“空中威胁防御演练”,实则是在海上刷存在感。 但问题在于,刷存在感和改变现实,是两回事。 外援拉得再多,也推不动锈船一厘米 先说澳大利亚。虽然有军舰和FA-18,但面对的不是几艘渔船,而是中国部署在南海的常态化海空力量。堪培拉如果真有心陪菲律宾“硬碰硬”,早就派航母来了,而不是搞这种小打小闹的演练。澳方显然想玩“安全套利”——表态、演练、合影留念,然后回家。 再看加拿大,连派兵到南海的交通成本都够呛,何况在亚太根本没有军事存在。更别说和中国之间除了贸易就是“外交对线”,根本不具备实际介入力度。 所以菲律宾拉外援,说白了就是摆拍,用来哄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向外传递“孤军奋战中”的可怜形象,为的是博取同情、拉住美国。问题在于,这么一折腾,除了让局势升温,啥实质成果都没有。 中方亮出底线,马科斯政府被卡死 与此同时,中方态度非常清楚:仁爱礁属于中国,非法坐滩的破船必须拖走。这是底线,不是协商的起点。 这一次不仅外交发言人放话,连海军拖船都开到了仁爱礁附近。虽然没动手,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该动手的时候,中方已经准备好了选项。 中方一边准许人道补给,一边坚决反对借补给“坐实占领”,这才是对菲律宾最大程度的克制。中国不是不讲情面,但前提是菲律宾不能拿补给当借口搞“既成事实”。 偏偏马科斯政府不接招,既不拖走马德雷山号,也不直接对抗,而是维持一个“维稳又挑衅”的姿态,一边呼吁和平,一边耍小动作,拉盟友、炒话题、放风声。 比如最近又开始鼓吹所谓的“红线”问题,暗示如果补给再失败,出现人员伤亡,就可能启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请美国下场。乍一听唬人,仔细想却是空的。 “红线”吓不了中方,美军不会为破船开战 所谓“红线”,其实是菲律宾国内的政治操作。真正决定战与不战的,是华盛顿,而不是马尼拉。美国愿不愿为一艘锈迹斑斑的破船和中国在南海打一仗?这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而美国目前的态度也早已透出端倪:支持菲律宾,但不过线;鼓励站台,但避免军事介入。 问题回到马科斯政府这边:现在不撤船,等于留着一个战略雷区随时爆炸;但真想撤,国内民意和盟友期待又不允许。这种“骑虎难下”的战略被动,只会随着中方态度越发强硬而持续发酵。 仁爱礁的问题,拖不出结果,只能拖出代价。 下一步,中国或不再提醒 可以预见,中方已经失去了对“马德雷山号”维持现状的耐心。允许你补给,是出于人道;再三警告,是给你机会。菲律宾若把这当成软弱,恐怕要为此付出实际成本。 如果未来马科斯政府仍一意孤行,比如强行尝试空投物资、炒作“国际人道危机”,或者继续拉外国力量刷存在感,中方完全有可能采取一次性解决方案——直接清场。 那时候,就不是警告、通牒或者外交声明能收场的局面了。 菲律宾应该明白,破船不是战略筹码,而是定时炸弹;盟友不是保险,而是催命符。 再不撤,可能就真的由不得你撤了。 参考资料: 《中国海警依法拦截菲律宾非法补给船》环球网 《中方敦促菲律宾拖走“马德雷山”号》新华社

0 阅读:285
半暖半夏微光

半暖半夏微光

半暖半夏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