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郭沫若去世8个月后,他的妻子于立群突然自杀身亡,从一份遗物信件中得知

小史论过去 2025-08-28 13:32:26

1979年,郭沫若去世8个月后,他的妻子于立群突然自杀身亡,从一份遗物信件中得知,于立群亲姐姐早就怀上了郭沫若的孩子,而她自己还嫁给了“仇人”。 郭沫若1892年出生在四川乐山一个商人家庭,早年接受私塾教育,1906年进入高等小学堂,1910年考入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1914年赴日本留学,先在冈山第六高等学校预科学习,后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留学时接触西方文学,1918年创作诗歌集《女神》,在文坛崭露头角。在东京圣路加医院遇见护士佐藤富子,1916年相识,两人发展关系,郭沫若带她离开医院,到冈山租房同居,给她改名安娜,两人共同生活,生下长子郭和夫,郭沫若边写作边靠安娜工作维持家计。 1920年生次子郭博,1923年生郭福生,1926年生郭淑禹,1930年生郭志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郭沫若收拾行李离开日本,留下安娜和五个孩子在东京,安娜独自抚养子女,战时领配给粮,孩子们捡柴取暖。她多次写信寄往中国,郭沫若收到后未回复。 郭沫若回国后到上海,参加文艺活动,1938年在聚会上遇见于立忱,她作为大公报记者递上名片,两人交谈文学,郭沫若送她诗集,于立忱回信。于立忱1937年5月在上海寓所自缢,家人发现她悬在梁上,桌上留纸条。郭沫若1938年与于立群相识,她刚毕业,两人散步黄浦江边。1939年他们在香港举办婚礼,两人乘船回重庆。于立群在家中负责家务,郭沫若在文化工作委员会任职。 1941年生郭汉英,1942年生郭淑英和郭世英,1943年生郭民英,1945年生郭平英,1953年生郭建英,于立群照顾子女,郭沫若偶尔回家。1949年安娜携子女来北京,敲开郭家门,于立群开门见陌生女人和孩子,安娜递上旧照片,郭沫若安排她在北京文史馆工作,每月发生活费。安娜在胡同租房,孩子们上学,于立群收下安娜送的点心。 于立群出身书香世家,祖父于式枚是清朝光绪进士,曾任吏部侍郎。父亲于孝侯无正当职业,家道中落,母亲岑氏带最小子女迁上海。于立群姐妹四人靠长姐于立忱春节写春联挣学费。于立忱在北平师范大学喜文学,演话剧,大学时党员身份暴露被捕后获释,任大公报记者。 1934年患肺病赴日治疗兼驻东京记者,住东京郊区,与郭沫若家近,常访郭沫若,两人关系亲密。郭沫若日本夫人安娜不安。大公报停津贴,1937年初于立忱回上海,受疾病忧郁困扰,5月自缢。于立群1931年入明月歌舞剧社,改名黎明健,演电影,参加抗战演出二队。1937年郭沫若回上海,经介绍结识于立群,她交姐姐诗笺给郭沫若,两人见面频繁。 1979年2月,北京胡同寒风吹柳枝,于立群戴眼镜坐书房木桌前,翻郭沫若书稿《青铜时代》,纸页发黄,夹旧信。她抽出医院证明,日期1936年东京,记录流产手术,签字郭沫若。她手指停纸上,继续抽出一沓信件,细绳捆绑,信封上海寄东京。她解绳,第一封于立忱字迹清晰,描述相遇,郭沫若送花束。信中提身体不适,医院检查怀孕,郭沫若陪诊室,医生操作,她躺床上,护士递器械。手术后于立忱卧床休息,郭沫若递水杯。 另一封郭沫若回信,催处理孩子,说影响事业,于立忱回信描述腹痛,躺上海床上。于立群读纸张掉地,她弯腰捡起,看郭沫若信中写手术后别纠缠。她站起推木窗,冷风卷进,信纸飞散。她蹲下收集,一封提于立忱1937年回国前东京争执,她抓袖子,郭沫若甩开离开。于立忱回上海服毒,桌上纸条,家人推门见她倒地。 于立群合信件,坐椅子,灯光照脸,她回想1939年香港婚礼,郭沫若握手签字,两人乘船重庆。她家中煮饭,郭沫若进门。1949年安娜来访,她开门见孩子站门外,安娜递信,于立群端茶。郭沫若晚上回家,说别管旧事。她现在看信明白,郭沫若让姐姐怀孕又弃。她将信塞书稿,关抽屉,走出书房。于立群写请假条,交给单位,说去上海探亲。次日保姆端早饭进屋,推木门,见于立群悬梁,身体不动,脚下凳子倒。保姆放下盘跑叫人,调查人员赶来,摘尸体,枕下两封遗书,一封写对郭沫若怨恨,一封向姐姐于立忱道歉。遗书信纸书写,叠枕边。 于立群是郭沫若后半生伴侣,她出身官宦,母亲岑春煊女,五女一男,于立群排三。民国家落,父亲挥霍,姐妹靠于立忱写联维持。于立群婚后息影,任郭秘书,抄文招待客。抗战重庆,她招待进步人士。建国后,任妇联执委、全国人大代表。身体衰弱,患神经官能症,分开子女住医院静养。周恩来安排人民日报登消息,配郭沫若合影。两个儿子惨死,她悲痛,精神创伤。1974年郭沫若住院七次,她多次留医。郭沫若逝世,她编《东风第一枝》,投郭文集出版。 安娜在北京继续生活,1994年去世,她胡同小院晾衣,孩子们看望。郭沫若子女,郭和夫从事科学,郭博大学教书,郭福生工作稳定,郭淑禹教日语,郭志鸿生活平常。

0 阅读:29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