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么能这么聪明!”8月10日,浙江,一男子的母亲晕车严重,为了让母亲舒服,男

知秋漫剪社会 2025-08-28 05:06:55

“人怎么能这么聪明!”8月10日,浙江,一男子的母亲晕车严重,为了让母亲舒服,男子找了一个树枝做方向盘,让母亲拿着,不料,竟非常有效,开了300公里,一点没有晕,网友:最好的晕车药竟然是方向盘!   男子知道,对自己的母亲来说,每一次车辆的加速、转弯、刹停都会让她的胃里翻江倒海,晕车已经是她几十年来无法摆脱的噩梦。   所以,这次出发前,他特意去折了一段粗细适中的树枝,仔细掰掉多余的枝杈,擦拭干净后,笑着递给母亲:“妈,您试试握住这个,就当是您在开车。”值得一提的是,男子还特意保留了叶子,觉得绿色的东西看了心情会好。   母亲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接过了那根略显粗糙的树枝,双手模仿着握方向盘的姿势。让她难以置信的是,就在车辆启动后不久,她并没有那种强烈的不适感。

就这样,三百公里路程,她始终握着那根树枝,一如紧握某种信念。抵达目的地时,她甚至可以笑着说道:“这一次,竟然一点都不晕。”   其实,从科学角度来说,晕车源于感官冲突:当眼睛看到的静止景象与内耳感知到的运动信号不匹配时,大脑便会陷入困惑,进而激发出眩晕、恶心等反应。而当这位母亲手握“树枝方向盘”时,实际上是在主动参与“驾驶”这一行为。   她的手臂随着车辆的转弯而轻微转动,身体因预判刹车而微微前倾,这些细微动作无形中协调了她的视觉、触觉与平衡感,让大脑从“被动受苦”转向“主动掌控”,那种晕车感觉自然也就得到了缓解。   但这支树枝的作用远不止于生理层面。它更象征着亲情中最深刻的懂得与最巧妙的呵护,儿子没有选择昂贵的晕车药、没有抱怨母亲的身体敏感,而是用这样一个近乎童真的方式,为她建构起一个心理上的“安全控制器”。

那根树枝仿佛在说:“您不是被命运摇晃的乘客,而是可以与自己和解的主人。”   面对生活的起伏、时代的变动、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常常如晕车一般感到眩晕无力。但也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个意识的转换:从被动承受转为主动参与。无论是握着一本笔记本来应对知识焦虑,还是通过制定小计划来缓解失控感,都是通过“模拟掌控”重获内心平衡的方式。   这支树枝之所以感动无数人,正是因为它如此简单,却又如此深刻。它不像冷冰冰的科技产品那样强调“解决问题”,而是带着体温,带着理解,带着一种近乎诗意的智慧。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关怀有时不需要高昂的成本,只需要足够的用心。   只能说,人类最珍贵的聪明,往往不在于征服多高的科技高峰,而在于如何用最朴素的方式,彼此守护,彼此治愈。   就像那位母亲手中紧握的早已不再是一段树枝,而是孩子递来的理解与爱,对她来说,这就是世上最有效的“晕车药”。

0 阅读:48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7

用户10xxx07

1
2025-08-28 06:03

高明,开发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抗拒来自心理不适。

知秋漫剪社会

知秋漫剪社会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