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德勤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又是反共先锋,被新四军俘虏后,陈毅原本想装不认识把他放

竹影摇曳意韵深 2025-08-26 23:10:35

韩德勤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又是反共先锋,被新四军俘虏后,陈毅原本想装不认识把他放了,可他却说不满足他两个条件他就不走,那么这究竟怎么回事?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1943年,时任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兼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的韩德勤因部队在日军扫荡中损失惨重,主动向新四军提出联合抗日,获准进入新四军防区避难。 然而当日军扫荡新四军时,韩德勤竟勾结国军将领王仲廉部对新四军东西夹击,抢占淮北抗日根据地,还扬言要“恢复苏北失地”。 韩德勤先后在河北陆军学堂和保定军官学校接受系统的军事学习,不过他的军事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北洋陆军及川军第一混成旅担任过下级军官,而他能成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一方面是他善于权谋,另一方面则得益于“把兄弟”顾祝同。 韩德勤和顾祝同不仅是江苏同乡,还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同学,两人情谊深厚,是正儿八经的拜把兄弟。 顾祝同不仅是国民党元老,还是蒋介石最为倚重的“军中圣人”,因此在他的提携下,韩德勤很快获得了升迁。 韩德勤能获得蒋介石的青睐,最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他始终贯彻蒋介石的“防共限共”政策,哪怕国共联合抗日后,他仍频繁对抗新四军,甚至还联手日军包围新四军抗日根据地,因此得到了蒋介石的器重。 1939年,国民政府建立鲁苏战区后,韩德勤被任命为副总司令兼江苏省政府主席,不过虽贵为一省主席,但经过黄桥战役和曹甸战役后,他实际能控制的区域仅限于曹甸、车桥等地,其面积约为4200里地,与一个乡的规模相当,再加上兵力不足2万人,因此无法行使省级行政职能,所以他又被称为“韩乡长”。 1942年,日军对鲁南地区进行大扫荡时,通过“碉堡战术”将韩德勤的地盘进行分割,对他的部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迫于形势的不利,韩德勤主动联系新四军联合抗日。 双方约定,韩德勤在困难时期可以率部向新四军防区移防休整,待日军扫荡结束后,韩德勤必须马上将部队撤回原防区,并不得再前往新四军其他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当时的考虑是,尽管当初韩德勤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向新四军发动了黄桥战役和曹甸战役,但日军是国共两党共同的敌人,国共双方应该配合作战,互相扶持,所以新四军既要帮助韩德勤脱困,又要防止他恩将仇报。 果然,当日军转向淮北扫荡新四军时,韩德勤不仅不帮助新四军反扫荡,反而乘机反扑,在杀害新四军伤员后,与王仲廉部东西夹击准备在新四军全力反扫荡的节骨眼上,抢占淮北抗日根据地。 韩德勤的背信弃义让新四军大为愤怒,时任新四军代理军长的陈毅虽震怒不已,仍以大局为重,派人对其晓以大义,希望他能遵守约定,可是韩德勤却变本加厉,竟然率部从抢占的里仁集、程道口偷渡运河,占领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山子头及盛圩一带。 于是陈毅决定赶在韩德勤与王仲廉会合前,发动山子头战役,向韩德勤的部队发起总攻。 其实在发起战斗之前,新四军军部为了避免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就给参与作战的第四师提出了战斗过程中给韩德勤部队让路,好让他们顺利逃窜,假如韩德勤被俘,也必须礼送出境的要求。 由于战斗发生在夜间,新四军的奇袭把韩德勤的部队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一夜激战后,新四军俘虏了4百余人,而躲在偏房里准备自杀以求舍身成仁的韩德勤也被活捉。 本来,陈毅决定装不认识,将韩德勤当作普通俘虏释放,可是韩德勤却主动承认身份,不光赖着不走,还和陈毅谈起了条件。 韩德勤提了两个条件:一是礼让出境;二是释放全部俘虏、归还武器装备,并划一块地盘驻军。 韩德勤之所以提这样的条件,主要还是考虑作为俘虏释放,势必会引起蒋介石的猜疑,甚至还会被扣上“丧师辱国”的罪名撤职,所以他必须“突围成功”才能维护颜面保住官职,而他敢于提条件,也是认定新四军会以抗日大局为重,满足他的条件。 韩德勤预料的没有错,陈毅在得到中央批准后果然答应了他的条件,并在淮北抗日根据地划了一个乡给他驻扎军队,随后双方签订了合作抗日秘约,而韩德勤也表示从此不再侵犯新四军辖地。 韩德勤被礼送出境时,新四军不仅释放了全部俘虏,还交还3百多条枪及一部电台,甚至就连韩德勤的貂皮大衣和钢笔等私人物品也都还给了他,并且在韩德勤临走时,陈毅不仅拿出8万元钱作为抗日经费送给他,还亲自将他礼送出境。 然而抗日秘约上墨迹未干,韩德勤却拿着新四军给予的经费和武器招兵买马,迅速恢复了战斗力,随后他为夺回失去的地盘,再次向新四军发起进攻,这次新四军没有对他客气,而是对他发起了全面反击,最终消灭了他的部队,只留他仓皇而逃。

0 阅读:1
竹影摇曳意韵深

竹影摇曳意韵深

竹影摇曳意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