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方国家还在为要不要来参加阅兵,而勾心斗角、盘算利益时,我们真正的朋友,已经像

掘密探索 2025-08-26 11:42:34

当西方国家还在为要不要来参加阅兵,而勾心斗角、盘算利益时,我们真正的朋友,已经像走亲戚一样,提前10天就到了,就在21日,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和太后,作为9·3大阅兵的第一位贵客,抵达北京,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国事访问,这是一场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回家”。   西哈莫尼国王和太后来中国体检,早就成了“年度固定节目”,从2010年开始,每年两次,协和医院的专家团队、钓鱼台国宾馆的养生餐,中方把“健康外交”整得比亲戚还亲。   2024年11月,驻柬大使汪文斌去拜见王室,太后还特意说“中国的医生跟家人似的,细心得很,”   这次更绝——体检和阅兵一块儿安排了,西方政要还在纠结“穿军装会不会被骂”“站第一排是不是太显眼”,柬埔寨王室倒好,直接“提前10天到,体检阅兵两不误”。   这哪是外交?分明是“我家亲戚来了,先住两天,再一起看大场面”,这种“不拿自己当外人”的劲儿,才是中柬友谊最真实的样子。   柬埔寨是“头客”,但可不是唯一,8月31号,柬埔寨总理洪马奈还要飞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和阅兵;老挝、缅甸、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的领导人也排着队来。   这场“东南亚政要大聚会”,直接打了西方媒体的脸,他们之前还嚷嚷“中国要被孤立了”,结果呢?人家东南亚国家用行动证明:跟中国走,有肉吃。   为啥东南亚国家这么积极?说白了,就是“跟中国合作,真能赚到钱”,比如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中国投了钱,给当地创造了3万个工作机会,德崇扶南运河工程,中国提前预警颜色革命,帮洪玛奈政府稳住了局面。   2024年,中柬双边贸易额突破178亿美元,涨了20.3%!这些实打实的好处,比西方政客的嘴炮有用多了。   再看看西方国家,还在“要不要参加阅兵”的漩涡里打转,美国《纽约时报》酸溜溜地说:“中国想用阅兵改写二战历史,”   可历史是改得了的吗?从1955年周恩来和西哈努克在万隆会议上认识,到2010年中柬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再到现在“命运共同体”,中国用70年时间攒下了一帮“铁杆朋友”,哪是几篇报道能抹黑的?   更搞笑的是,西方国家的“纠结”恰恰暴露了他们的虚弱,既想当“价值观老大”,又舍不得中国市场的钱,既想通过“不参加”施压,又怕东南亚国家抢了合作先机。   这不就是“端着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吗?跟柬埔寨王室“推门就进”的坦荡比起来,高下立判。   中柬关系就是这样:没有虚头巴脑的“战略平衡”,只有“你修运河我帮忙,你办阅兵我捧场”的实在。   反观西方国家,总把外交当生意算,参加阅兵要“对等回报”,合作要“附加条件”,连历史都要“重新解释”。   可算来算去,最后发现:东南亚国家跟着中国赚了钱,非洲国家靠中国建了基础设施,连拉美国家都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了,这时候才慌了:原来“算计”的尽头,是“算丢”了朋友。   所以外交哪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像柬埔寨这样,把中国当亲戚走,把合作当家事办,反而能处得长久。   毕竟朋友是“处”出来的温暖,不是“算”出来的利益,当西方还在为“站哪”纠结时,中国早已和老朋友们围坐在餐桌旁,唠起了家常,这才是大国外交最该有的样子。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