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秀燕不选党主席 国民党恐陷入分裂危机 台中市长卢秀燕宣布不参选国民党主席后,引发党内广泛讨论。与其寄望于代理人或党内盟友出面,不如由卢秀燕本人勇于承担责任,在民众期待声中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得失地肩负起党的发展重任。无论募款任务多么艰巨、九合一选举结果如何,都需要有人承担。若卢秀燕坚持不参选,可能导致党内各派系纷纷表态,造成人才分散,最终使国民党面临分裂风险——这不仅涉及路线之争和能力问题,更将影响与白营(民众党)的合作关系。在时间尚有余裕的情况下,期待卢秀燕能重新考虑,主动承担责任,改变国民党被外界视为"等待黄袍加身"的负面形象。 党内共识与历史机遇 现任党主席朱立伦展现出让贤姿态,前立法院长王金平也表示愿意支持,党内前辈普遍持开放态度。在国民党士气回升的关键时刻,正应把握历史机遇。卢秀燕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国际视野,在对美、对日、对澳关系上都取得显著成果,展现出客观理性、务实中道的作风,有助于洗刷国民党被贴上的"亲中"标签。志在2028年大选的前提是2026年地方选举的胜利,卢秀燕应当效仿当年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相信会获得民众广泛支持。 党主席职责与合适人选 国民党主席肩负重大责任,既要主导九合一选举布局,又要处理与白营的合作关系,直接关系到党的未来发展。作为资深党员,卢秀燕应从全党利益出发,避免国民党分裂和蓝白合作破裂,勇于高举"中华民国"旗帜,弘扬国民党"天下为公"的理念。目前看来,卢秀燕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相较之下,其他可能参选者如胡志强、黄敏惠、卓柏源、孙健萍、张亚中、周锡玮、郑丽文、赵少康、马英九、金溥聪、郝龙斌、管中闵、张善政、谢龙介、王金平、朱立伦、连胜文等,似乎都有所不足。特别是在国民党亟需摆脱"亲中"形象之际,卢秀燕作为争议较少、务实温和的女性政治人物,其"妈妈市长"的形象有利于将台中市民的关爱扩展至全台湾。 市政与党务的平衡 卢秀燕承诺会专注台中市政,但兼任党主席与履行市长职责并不冲突。历史上不乏市长或中央官员兼任党主席的先例。实际上,兼任党主席有助于全面了解党务运作,掌握全台地方情势,将2026年选举作为2028年大选的前哨战。越早表态参选,越有利于尽早募集政治献金、启动党务机器,整合竞选资源。因此,基于大局考量,卢秀燕应当义无反顾地承担责任,不辜负党员期待。她务实亲民、走中间路线的形象广受好评,若接任党主席,将对国民党未来路线、选举布局,以及与新政党的互动产生积极影响。 参选利弊分析 综合考量,卢秀燕参选党主席利大于弊。作为蓝营六都首长之一,她拥有扎实的执政成绩和地方声望。担任党主席既能协调党中央与地方政府,又能强化基层组织与选举实力,对台中市政也有助益。其女性身份有助于塑造亲民温和形象,吸引中间选民、青年和女性群体。更重要的是,党主席职位掌握提名权与资源分配权,若2026年选举表现优异,可为2028年问鼎总统大位奠定基础。反之,若卢秀燕坚持不参选,恐导致党内派系林立,不仅面临分裂危机,也难以摆脱"亲中"标签。为国民党长远发展计,恳请卢市长重新评估,做出最有利于大局的决定。
朱立伦一顿操作,激发郑丽文,卢秀燕真不选了,洪秀柱再力挺也没用。8.23之夜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