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消息,李在明访日其间,称石破茂是亲人朋友,对日本大加赞扬,说日本样样都很好。我果然没有说错,李在明是条变色龙,认贼作父绝对没有好下场,定会坐穿牢底,不信大家等着看。 东京的八月,本应是蝉鸣阵阵的季节,却因一场访日行程掀起了朝韩政坛的腥风血雨。 2025年8月21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东京会见日本前防卫大臣石破茂时,公开表示“石破先生不仅是朋友,更是亲人”。 并接连盛赞日本的制度、社会建设乃至技术创新,称“日本样样都好,值得我们学习”。这一番溢美之词不仅令日本媒体大为振奋,也在韩国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 李在明的这番表态,来得不只是突然,更是刺耳。 一位曾在2022年总统竞选期间高调反对日本核污水排放、严词痛批2015年所谓“慰安妇协议”的政治人物,如今却在东京言辞恭敬、姿态低微,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是立场转变,还是本性暴露?韩国民众没有等来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坚定态度,却见证了一出实用主义的外交表演。 实际上,李在明的“变色”并非没有征兆。自其2023年上任以来,韩日关系便进入了某种“加速修复”的轨道。尤其在美国持续推动美日韩三边安全合作的背景下,李在明显然选择了顺势而为。 2023年3月,其政府推出被称为“代偿方案”的劳工赔偿机制,意图绕过日本企业责任,直接由第三方基金支付韩方受害者。 当时就有韩国舆论批评其“出卖国家尊严”,如今看来,无非是铺垫今日的“亲日”路线。而石破茂的身份,更为这场政治秀添上一层意味深长的光泽。 作为日本自民党的重量级议员、前防卫大臣,石破在安保和对韩政策上一直偏向鹰派。李在明称其为“亲人”,无异于将历史问题与现实矛盾一笔勾销,等同于对日本右翼势力的默认与背书。 在日韩议员联盟的框架下,这一“友好”姿态固然可打动东京政坛,却犹如刀割般刺痛了韩国慰安妇受害者、劳工遗属及广大民众的心。韩国国内的反应可谓激烈。 2025年8月23日,韩国慰安妇问题对策协会联合20余个市民团体在光化门广场集会,谴责李在明“背叛历史、羞辱国家”。 与此同时,国会内反对党共同民主党已正式提交质询议案,要求总统对“亲日言论”作出解释并公开道歉。 根据韩国《朝鲜日报》8月24日公布的民调,李在明支持率已跌破30%,在20-39岁青年群体中更是跌至26%,创下其就任以来新低。 一位高举民族主义大旗上台的总统,在就职仅两年后便将“亲人”称号送给了曾主张强化对韩军事防备的日本政客,这背后到底是外交策略的调整,还是个人政治生存的变脸? 说白了,是李在明在国内支持率下滑、党内权力结构松动的背景下,用“对日亲善”博取国际空间与美国背书的急功近利之举。 可惜,他忘了韩国民众最不能容忍的,正是这种“认贼作父”式的投机主义。回顾韩国历任总统的命运,李在明恐怕也应有所警觉。 自金泳三以来,韩国几乎所有总统卸任后都难逃司法追责或政治清算。文在寅当年虽主张“和解”,但从未在历史问题上退让原则。 尹锡悦对日合作虽积极,却也未曾将个人情感凌驾于国家尊严之上。而李在明这次“亲情外交”的代价,或许正是其政治生命的断崖式下滑,甚至可能引来法律上的后果。 韩国宪法虽赋予总统广泛外交权力,但在重大政策转向上仍受制于国会监督与司法审查。 已有法律专家指出,李在明此番访日是否违反《总统职务执行程序法》中“重大外交立场须经国会通报”条款,尚有待查明。 反对党内部已传出准备启动“调查委员会”的声音,若后续再有相关资金往来或程序瑕疵曝光,法律风险将迅速上升。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是美日韩三边安全机制日益紧密的现实。正是在美国的强力撮合下,韩国被一步步推向对日妥协的深渊。 面对中美战略竞争格局的收紧,韩国试图在中日美之间游走取利,却往往以自我牺牲为代价。李在明此举虽可短期换取华盛顿和东京的“微笑”,但长远来看,终将失去民意基础与国家立场的根本。 “变色龙”这个词,或许是对一个政治人物最无情却最准确的评价。今天他可以在东京称日本“样样都好”,明天也可能在华盛顿高呼“价值同盟”,后天再在国内挥舞“民族自尊”。 可历史不会原谅装腔作势的投机,人民更不会宽恕背离初心的政客。李在明这条“变色龙”,正在自毁长城。 坐穿牢底是否言重?也许还早。但若说这场“认贼作父”的闹剧不会有代价,那才真是天真。等着看,时间会给出答案。
东京消息,李在明访日其间,称石破茂是亲人朋友,对日本大加赞扬,说日本样样都很好。
飞绿说历史
2025-08-25 17:31:1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