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第六代战机只是赶超欧美,没想到杨院士的一句话,才明白中国战机设计从此进入“

小张的社会 2025-08-25 14:06:55

原以为第六代战机只是赶超欧美,没想到杨院士的一句话,才明白中国战机设计从此进入“自由王国”!   当网络上流传出疑似中国第六代战斗机歼 - 36 试飞的画面时,大家都被那独特的外形所震撼!它有着超扁平设计和全翼身融合的机体,没有了传统的垂直尾翼,机腹进气道与机背进气道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有人驾驶的它,尺寸明显比歼 - 20 还要大上一圈。一开始,大家觉得这不过是中国在追赶欧美战机技术路上的又一成果,毕竟长期以来,在航空领域,欧美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航空工业是在不断学习与追赶中成长起来的。   自 2024 年 12 月歼 - 36 首次试飞,它的每一次亮相都备受瞩目。第二次试飞时,它已无需歼 - 20 伴飞,并且收起了起落架,完成了小角度转弯等高机动动作。   这表明其气动布局和飞控系统的可靠性有了初步验证。而且,歼 - 36 采用三台发动机设计,这种设计在全球六代机中独树一帜。   有网友猜测,或许是两台涡扇发动机通过机腹进气道工作,而那台特别的变循环发动机由背负式进气道供气,在超高速飞行时三台发动机一起发力,平常则仅用涡扇发动机来增加航程,在追求极致隐身时,就靠变循环发动机单独工作。   在过去,中国战斗机研制大多是别人有啥咱研究啥。从早期学习苏联的战机技术,到后来不断摸索创新,中国航空人一步一个脚印。就拿歼 - 10 的研制来说,那是中国首次完全依靠自身力量,从无到有完成现代战斗机设计和制造全流程。   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战斗机型号设计团队,也让中国战斗机设计开始迈向新的阶段。但那时,在世界航空领域,美国依旧牢牢占据第一梯队,中国和俄罗斯、欧洲处于第二梯队。尽管中国航空工业不断进步,可在很多人心中,还是觉得在向欧美看齐,追赶他们的脚步。   直到杨院士说出那一番话,人们才恍然大悟。杨院士表示,所谓进入 “自由王国”,就是不再遵循别人的规则,而是按照中国自己的战略目标和博弈方式做研究。   中国军用航空工业经过多年发展,有了独特的战略目标。如今的战斗机装备形态和技术要求,都是基于自身战略需求独立自主制订的。   以歼 - 36 为例,它的设计很可能是为了顺应全球第六代战斗机平台 “通用化” 潮流,不再区分专门制空的战斗机和对地支援的攻击机,而是打造一个大型空中平台,凭借更强的态势感知优势和弹药载荷,通过更换不同弹药来适应不同作战环境和任务。这种创新的设计思路,可不是简单地模仿欧美。   从歼 - 36 的快速试飞进程也能看出中国航空工业的自信与实力。从首次试飞后短短三个月内就完成多次试飞,甚至在第五次试飞时收起起落架并进行放油测试,这一系列动作表明歼 - 36 的试飞进度远超预期。   而与此同时,美国的六代机仍处于传闻阶段,虽然有一些设计图流出,但和中国已经公开首飞的六代机相比,进度明显滞后。   中国战机的发展,早已不是当初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的状态。从歼 - 10 到歼 - 20,再到如今的歼 - 36、歼 - 50 等第六代战机,中国航空工业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我们不再是追赶者,而是逐渐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对此,你们怎么看?

0 阅读:1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