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要理直气壮地与贵人建立连接!
依波谈职场
2025-08-23 15:03:54
Hi,我是向右。
体制内,“等贵人”是最被动的生存策略。
有人认为,“我没价值,别人看不上。”
而事实上,价值是相对的,也是需要被“看见”的。贵人也需要发掘潜力股。
还有人说,“主动接近太功利,不好意思。”
我们在学校被规训的低调谦逊、不敢张扬,而事实上,坦荡的进取心,远胜虚伪的清高。
还有人认为,“贵人太忙,别打扰人家。”
事实上,精准、高效、有价值的连接,对贵人而言也是一种正向反馈。
体制内背靠大树好乘凉,这棵大树可能就是我们以后的伯乐。
那么,如何理直气壮地建立链接呢?
1.抓住契机,事半功倍。
万事都得有个由头,不是你直勾勾去做就会得到你想要的效果的。
《沧浪之水》里,池大为是怎么连接上马厅长的?
既有家庭层面的契机,也有池大为夫妇抓紧机遇对人际关系的深化(上门送礼)。
先是池大为的儿子池一波在家被烫伤住院,而马厅长的孙女渺渺也恰好因呕吐脱水住院。
这一巧合使得两家人有了交集,池大为的妻子董柳在给渺渺打吊水扎针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为当时其他护士都束手无策。
这一事件为池大为与马厅长家庭的交往奠定了基础,两口子抓住了这个由头,池大为才算是进了领导的视线。
2.‘怕贵人’源于弱者心态,重塑认知,连接就是降维打击!
十年前我因畏缩错过某领导递来的名片,直到导师点醒我:"连接贵人的底气不在背景,而在你能否为他带来相关价值"。
那些缩在角落等伯乐的人,终其一生都不懂——
体制内真正的资源交换,始于一场理直气壮的价值共振。
对连接贵人的“羞怯感”和“不配得感”,本质是自我矮化的弱者心态。
高位者见惯了唯唯诺诺和虚情假意。一个敢于目标清晰、态度真诚、准备充分地来建立连接的后辈,本身就传递出“潜力股”和“可造之才”的信号,更容易获得尊重和机会。
3.记住,“我值得被连接”!
一个人只要走向职场,就要反复强化信念:我的能力、我的目标、我的诚意,配得上与任何层级的贵人进行一场基于价值交换的对话。
连接是双向选择的开始。
积极塑造“高价值感”气场:通过逻辑清晰、言之有物的专业表达,从外在到内在传递“我是有分量的对话者”,而非弱势的“求助者”。
心态不升级,永远被困在底层!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