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狠人!”天津,一男子买了一套房子,看到房子由1万一平涨到3万时,他连夜把家门砸了,将一楼200平的大堂圈入自己地盘,其他业主气愤报了警,而男子却说自己有产权,网友:房产证上有测绘图,请公布这套房屋房产证上的附件测绘图! 2025年8月13日夜间在天津,一位业主私自对一楼公共大堂进行改造,这一举动瞬间打破了居民对共享空间的认知,引发复杂的产权争议与潜在安全风险。 事发当夜夜深人静,涉事业主秘密组织施工队。他们悄无声息地进入住宅楼一楼公共区域,立即展开改造。施工队拆除部分原有结构,并迅速砌筑新墙,试图将公共空间完全据为己有。 这片区域本来是一个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开放式大堂。规划图纸曾将它标注为“架空自行车库”,多年来一直是全体居民的共享空间,供住户停放车辆、休闲交流,更是日常出入的必经之路。 第二天清晨,其他住户震惊地发现,原本宽敞的公共大堂已被新砌的墙体彻底围堵。眼前只剩下一米多宽的狭窄通道。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邻居们感到难以置信并充满愤怒,随即决定报警求助。 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警员抵达时,业主与邻里间的争执已持续一阵,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公共空间被改造的事实,让在场的人都感到了不安与愤怒。 面对邻居们的指责和警方的询问,涉事业主声称持有相关产权凭证。他坚持认为被圈占的区域为其个人所有,拥有合法依据支持他的行为。 但该业主始终未能公开其所谓的产权证明,尤其不肯展示房产证上的附图或测绘图以证清白。这使得网络舆论和其他业主普遍质疑其主张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这片被私自圈占的200平方米区域,按照当地每平方米约3万元的房价估算,其价值高达数百万人民币,具体在600至700万元之间。这种私自圈占行为,经济上相当于不劳而获了巨额资产。 这种低成本却高回报的私占行为,直接揭示了背后巨大的经济驱动力。它被视为一种“空手套白狼”的企图,仅凭一己私利便想攫取全体业主的共同财富。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例如《民法典》明确规定,住宅楼宇内的大堂、楼道以及电梯井等区域,依法属于全体业主共同所有。任何个人都无权擅自侵占或随意改动这些共有部分。 此次圈占行为,本质上是对集体权益的严重侵害。它也直接反映出部分人极端利己的心态,公然逾越了法律和公共道德的界限。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私自改造行为严重影响了楼宇的消防安全通道。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狭窄的通道将对楼内数十户居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障碍,逃生和救援都会变得异常困难。 狭窄的通道还可能阻碍担架等急救设备的通行,耽误宝贵的救援时间。这直接威胁到所有居民的生命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小区保安在施工当晚曾发现异常,并试图劝阻正在进行的施工。但保安未能成功阻止,随后他们立即将情况报告给上级管理部门。 此类公然侵占公共空间的行为,不仅直接损害了现有居民的实际利益,更可能形成不良示范效应。它或许会诱发更多对消防通道、电梯间等关键公共设施的非法侵占。 这种私自圈占行为,无疑是对社区规则与公共秩序的公然破坏。长此以往,它将为整个居住环境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可能难以想象。 但类似私占公共空间的现象在全国各地也时有发生。 一些人将公共绿地私自改造为私家花园,另一些人则将楼道变作储物间,甚至有破坏承重结构以扩充面积的案例。这些行为共同体现了个人私利对公共利益的漠视。它们直接威胁到建筑安全和社区和谐,亟需引起社会的高度警惕和有效管理。 公共区域的维护是所有业主共同的责任,并非个体可以随意处置的私产。 因此社会各界有必要呼吁居民增强警惕,积极留意小区环境的变化。发现任何异常情况都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将潜在风险消弭于萌芽状态,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公共空间,是每个居民的义务。 目前这起事件仍在调查和处理中。警方、街道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均已介入,正协同处理这一复杂的争议。 相信在法律和多方力量的介入下,此类争议最终能得到依法依规的妥善解决。我们期待公共利益不受侵害,社区的公平与秩序能够得到维护。 信源链接:
“是个狠人!”天津,一男子买了一套房子,看到房子由1万一平涨到3万时,他连夜把家
文人学社
2025-08-21 14:16:5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