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买一条命很划算!”一女子攀登雪山,谁知竟遭遇乱石,大腿骨折不能动弹,必须马上就医。因为伤势严重,女子求助当地藏民救她下山,藏民开价6万元。没想到女子想都没想就付了钱,事后还发文感谢帮助自己的藏民。网友:这都是明码标价的,没人抬的话只有死在山上! 海拔6112米的勒多曼因峰下,一块脸盆大的落石砸中登山女子的大腿时,她不会想到,接下来12小时的下山路,会被10双藏民的肩膀丈量出生命的重量,这场意外,让“6万元救援费”成了热议焦点。 事情发生在女子登顶下撤的途中,据当事人后来回忆,当时她正沿着碎石坡下行,突然听到头顶传来轰隆声,还没来得及抬头,大腿就被飞来的落石狠狠砸中,“咔嚓”一声脆响后,钻心的疼痛让她瞬间瘫倒。 同行伙伴试图用背包拖拽她转移,却发现股骨骨折的伤口根本经不起颠簸,更要命的是,手机在高原峡谷里没有信号,周围只有呼啸的山风和不断滚落的碎石,天色正一点点暗下来。 幸好出发前他们记下了马帮的对讲机频率。当藏民格桑带着五个同伴赶到时,女子的裤腿已被血浸透,格桑检查伤口后直摇头:“这里太危险,必须连夜下山。” 他开出的条件很直接:“六个人,一人一万,抬到格西草原救护车能到的地方。”疼得浑身发抖的女子没丝毫犹豫就答应了,同伴当场转了三万定金,谁也没想到,这段不到十公里的路,竟走了整整12个小时。 藏民们用牦牛绳和木棍扎成简易担架,把女子裹在睡袋里固定好,像保护婴儿一样小心抬起。刚开始的路段还算平缓,但过了海拔5000米的垭口后,真正的考验来了。 一段近70度的冰坡上,担架根本无法直立,四个人只能横着身子一步步挪,后面的人用脚蹬着岩石,前面的人用手抠着石缝,每前进20米就得停下喘息。 监控画面里能看到,藏民们的嘴唇全都发紫,有人摘下氧气面罩时,睫毛上都结了白霜。 最惊险的是通过碎石区时,丹增脚下一滑,整个人带着担架往悬崖边倒,格桑眼疾手快抓住他的腰带,两人重重摔在地上,担架就悬在半米外的深渊上方。 女子后来在文章里写:“他们的外套都垫在我身下当减震,自己却穿着单衣在零下的寒风里淌汗,血从丹增的指甲缝里渗出来,染红了抓着担架的绳子。” 中途实在走不动,格桑又联系了四个村民来支援,十个人轮流换班,却始终没提加价的事。 凌晨三点终于抵达山脚时,藏民们累得直接瘫在雪地里,掏出糌粑就着雪往嘴里塞。女子看着他们冻得发紫的手指和磨破的鞋底,又转了三万尾款,额外想多给些感谢费,却被格桑摆手拒绝:“说好多少就是多少,我们藏民不贪这个。” 后来她才知道,救援当天正是虫草季,这些藏民放弃每天两千多的收入来救她,有人因为严重高原反应,事后还住了三天院。 四川省登山协会的专家算了笔账:10个人12小时,人均时薪500元,还不够支付同等风险的矿工工资。 要知道,珠峰南坡的救援费用高达30万美元,而这次救援中,藏民们用的绳子磨断了三根,有人的登山鞋底都磨穿了,这些物资成本都没单独计算。 当地向导刘莉说,去年类似的救援收了3万,但那次路线平缓,这次光是40公里的悬崖路,就让经验最丰富的藏民都捏把汗。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 有网友说:“算下来一小时五百块,在城里请人搬钢琴都不止这个价,何况是在雪山悬崖上玩命?这些藏民是在用自己的命换别人的命。” 也有网友说:“ICU一天几万块没人嫌贵,这6万救条命还包12小时护送,性价比太高了。要是没人愿意来抬,多少钱都买不回这条腿。” 还有人分享曾在云南雪山被困,村民骑马救援收了8000元,“钱给得心甘情愿,因为知道他们有多不容易”。 从十多年前用烤全羊感谢救援,到如今明码标价的6万元,藏区救援方式的变化背后,是户外探险产业化的必然。 正如网友说的,争议不该停留在价格高低,而该看到这6万元里,既有对生命的尊重,也有对风险的定价。 当女子在文章结尾写下“感谢他们让我明白,有些帮助值得用一生去铭记”时,我们更该思考:如何让这种舍命相助的善举,既能得到合理回报,又不会因为成本太高而消失。 这场雪山救援藏民们用行动证明,信誉比金子更贵,而当事人的果断付费,则让我们看到对专业劳动的尊重。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息来源:华声在线——2025-08-18《藏民抬受伤驴友下山收费6万元,腿被落石击中骨折,事发危险悬崖当事人:明码标价也接受这个价格“感谢他们舍命相救”》)
“6万买一条命很划算!”一女子攀登雪山,谁知竟遭遇乱石,大腿骨折不能动弹,必须马
小张主张
2025-08-20 20:21:45
0
阅读:129
用户10xxx71
能爬山的不差钱,甭说人了,你知道往山上扛一瓶氧气多少钱!你有那个本事挣吗!甭站着说话不腰疼,你空手上一个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