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统一过程中会不会有台湾部队起义?说实话,台湾目前20多万部队,志愿兵16万,其他都是义务兵,义务兵的服役时间是4个月,四个月在大陆新兵基本刚下连队,就结束了,哪来的战斗力,因此台湾的实际可战兵力也就10几万人,这十多万人的部队要起义的概率是0。 台湾部队这事,说白了,现役总共二十多万人,志愿兵十六万,剩下义务兵。义务兵只服四个多月,在大陆新兵这时间刚适应连队生活,哪谈得上打仗本事。所以实际能拉出去打的,就那些志愿兵,顶多十几万人。这十几万人起义几率基本零蛋。 为什么?部队内部黏合力强,志愿兵多职业军人,对体制死心塌地。历史看,军队摇摆得有条件,比如外部援助断、补给光、派系闹腾。解放战争后期,好些国民党部队弹药用光、后路堵死,才投诚。克里米亚那事,乌克兰兵见势头不对,直接放下枪,没硬扛,因为大势去矣。 台湾部队情报渠道多,知道两岸军力差拉大。大陆装备升级快,训练狠,台湾基层兵清楚这点,不会傻乎乎冲。军内派系杂,有些人分离念头重,有些传统认同在,但长期教育下,年轻兵想法差不多,少闹内讧。预算紧巴巴,一旦打大仗,补给跟不上,部队气儿就泄。 历史上不少军队垮,不是敌人猛,而是没吃的、没人管,自行散架。国际帮手靠不住,美国卖装备多,真到紧要关头,承诺留后门,士兵掂量利弊现实得很。大陆政策对分裂分子不手软,大伙不想当炮灰,决定随形势变。 综合看,起义或投降不是没门,只是规模难说准,因素太多,像两岸压力、外头环境、指挥层抉择。大陆早备好各种局,还用心理战、舆论战,这些招数进一步晃动台湾兵心。不过底子是经济军事实力,大陆实力涨,让主动权捏手里,这才是戳台湾军心的关键。 吴化文起义那会儿,1948年9月16日华东野战军打济南,他守西线,两万兵。9月18日炮火猛,一个营二十分钟完蛋。他派副官张允成联系解放军,谈条件。19日晚,他下令撤,部队转东,起义宣言出,西门打开,避免更大死伤。 起义后,吴化文部队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他军长。部队打淮海战役,1949年1月鲁中南纵队并入第三十五军,他还军长。4月渡江,第三十五军占南京总统府,后来到浙江,他兼杭州警备司令。 全国解放,他转业,195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兼交通厅长,后来林业厅长、政协副主席,得一级解放勋章。1962年他病死上海。起义帮济南快解放,少伤人,推动和平。台湾这头,类似情况,部队抉择看实力对比和现实,起义门窄 。
此人军衔不好评,元帅、大将都可能,他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1955年3月15日
【4评论】【19点赞】
心中有佛 手里有刀
安时永远不可能会起义,战时在高强度压力下可能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