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那么脏,为何中国癌死亡却远高于印度?同样14亿人,印度2020年癌症死亡人仅85万,而中国却有300万,是全球癌症病发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印度的癌症登记系统只能覆盖10%左右的人口,农村里很多人一辈子没去过医院,就算得了癌症,从发病到离世都没进过诊室,自然不会被统计。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就指出,印度大量患者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症,更别说被记录在册了。 反观中国,社区筛查、单位体检早就成了常态,哪怕是早期的微小肿瘤,也能通过检查发现。 这么一对比,印度的85万更像“没查出来”的结果,而中国的300万,藏着更多被及时发现的病例。 说起来真是气人,明明是医疗筛查的进步,反倒成了被攻击的把柄。 数据差异的背后,是两国人口结构的天壤之别。 癌症这东西,越老越容易找上门,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风险比年轻人高得多。 中国的人均寿命已经到了78岁,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近五分之一; 印度的平均寿命才68岁,一半以上人口都在30岁以下。 现在印度癌症数据低,不过是因为年轻人多,等这代人老了,恐怕数字会涨得吓人——他们自己的政府都预测,到2040年癌症病例可能翻倍。 用现在的数字来否定中国的医疗进步,实在不公平。 再说说生活里那些看得见的风险。 中国人饭桌上的变化太明显了,几十年前还愁没肉吃,现在顿顿大鱼大肉成了常态,油炸、烧烤更是成了夜宵标配。 这些高油高脂的饮食,让胃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一路往上走。 反观印度,不是他们多懂养生,而是很多人还在为温饱发愁,饮食以素食为主,肉类吃得少,肠胃负担自然轻些。 但这绝不是说饿肚子能抗癌,不过是提醒大家,饮食均衡比胡吃海塞更重要。 烟酒的账也得算清楚。中国烟民有3亿,占了全球烟民的40%,男性吸烟率超过一半; 印度因为宗教影响,很多人觉得吸烟喝酒是对信仰的亵渎,加上公共场合严禁烟酒,吸烟率只有32%。 更让人揪心的是,全球每年因饮酒丧命的人中,中国人占了很大比例,每年有70多万人因此离开。 这些数字背后,是肺癌、肝癌的高发——这哪是体质问题,分明是生活习惯埋下的雷。 医疗能做的事,两国的差距更明显。 印度的人均医疗投入在全球垫底,公立医院挤得像菜市场,设备老旧,连基础的癌症筛查仪器都凑不齐; 私立医院倒是先进,可普通人家根本住不起,很多患者拖到癌症晚期才去看病,能活下来的没几个。 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这些年医疗投入不断增加,癌症筛查项目越来越成熟,五年生存率比印度高得多。 当然,城乡差距确实存在,农村患者的生存率只有城市的一半,但这是发展中的问题,总比印度那种“干脆不查”强得多。 说到抗癌药,更让人觉得无奈。 印度的仿制药便宜是出了名的,就像治疗白血病的格列卫,中国原研药曾经卖到一个月几万块,印度仿制药只要几百块。 这不是因为他们技术多厉害,而是钻了“专利强制许可”的空子——明明不在规定的紧急疾病范畴,却硬要生产仿制药,本质上是侵犯知识产权。 中国药企不是不想做仿制药,而是研发成本高、审批流程严,加上要遵守国际规则,只能一步一步来。 现在国产仿制药价格已经降了很多,但总有人拿印度的低价药来说事,却不提背后的法律争议。 面对癌症,中国也不是毫无办法。 HPV疫苗早就普及了,适龄女性打几针就能降低宫颈癌风险; 液体活检、人工智能诊断这些新技术,让癌症早筛越来越精准; 重离子治疗技术更是走到了世界前列,能像“导弹”一样精准杀死癌细胞,副作用比传统放疗小得多。 这些进步,都是实实在在的抗癌利器,却很少被那些只看表面数据的人提及。 说到底,中印癌症数据的差异,从来不是“谁更健康”的简单对比。 印度的低数字里藏着医疗落后的无奈,中国的高数字里有筛查进步的必然。 同样14亿人,85万与300万的差距,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两国在医疗、经济、生活习惯上的不同轨迹。 与其盯着数字争论,不如想想怎么让更多人戒烟限酒、吃好饭、看好病——这才是对抗癌症最实在的办法。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长江云2023年02月22日关于《同是人口大国,为何中国癌症数量是印度的3倍?5个原因暴露真相》的报道
印度那么脏,为何中国癌死亡却远高于印度?同样14亿人,印度2020年癌症死亡人仅
一叶知大事
2025-08-17 12:25: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