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摊牌了!过去,中国对美国的一些挑衅,总想“以和为贵”,能谈就谈,能退让就退让,通常保持理性克制,低调应对。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货物贸易大国,与150多个国家维持贸易往来,始终推动和平发展,避免将竞争作为双边关系主导。太平洋广阔足以容纳两国,中国选择自身道路,寻求相互尊重与共赢。美国从2018年起启动行动,特朗普政府依据贸易法对华商品征收关税,先针对500亿美元钢铁和铝制品。4月,中国回应征收等值关税,涵盖水果和猪肉,北京海关官员在港口调整申报单据。 7月,第一轮关税生效,美国海关在洛杉矶港检查集装箱,中国方面在上海港记录进口变化,但报道焦点转向国内技术升级。谈判团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聚首,中国代表端起瓷杯递给美方,阐述经济互补性。8月,美国扩展到2000亿美元商品,包括电子产品,中国对600亿美元美国货物征收5%至10%税率,针对大豆和飞机,商务部官员在办公室审查清单。 2018年秋季,双方在华盛顿国务院大楼围坐长桌,中国团队携带图表展示供应链分工,美方有时起身走动中断讨论。中国保持克制,继续准备后续轮次。2019年1月,谈判移到上海西郊宾馆,中国代表摊开数据表格,指出逆差源于全球分工。5月,美国将2000亿美元关税升至25%,中国回应提高部分税率至20%,外交部发言人在蓝厅记者会平静陈述立场。 双方进行11轮磋商,中国团队多次乘机赴美,在酒店会议室交换提案,提出增加采购美国农产品,如大豆船运量,以示诚意。美国指控内部事务,中国官员在会上摇头否认,强调主权底线。中国在面对挑衅时,先选择对话和有限回应,体现了理性克制的态度,但也逐步意识到单纯退让可能换不来平静。 2020年1月,中美签署第一阶段协议,在白宫东厅仪式现场,特朗普握笔签署文件,中国副总理刘鹤站在旁侧注视,协议要求中国增加购买美国能源和农产品,美国保留多数关税,中国暂停进一步报复。2021年,冲突扩展到技术领域,美国限制半导体出口,中国在深圳实验室加速芯片测试,工程师戴上手套操作设备。 2024年,美国对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北京官员在会议室圈定名单,确保针对性。2025年2月,特朗普签署执行令,在白宫玫瑰园挥手宣布10%额外关税,中国商务部公布反制措施,暂停某些进口。 4月,中美代表在日内瓦湖畔酒店会晤,交换文件夹,达成90天休战协议,后延长至11月,美国取消部分技术禁令,中国恢复出口部分商品。特朗普面对供应链压力,在办公室签署延长令,调整政策以稳固国内生产,但技术竞争分歧持续。
中美摊牌了!过去,中国对美国的一些挑衅,总想“以和为贵”,能谈就谈,能退让就退让
冰封万里行者孤
2025-08-16 23:45:2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