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李德找到毛主席,说想要返回苏联。主席听后,赶忙劝说他:“我劝你还是在考虑考虑,你现在回去,可能有生命之忧啊!” 李德在中国可谓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出现在了中学课本里,只不过形象不是很好。 纵观李德的一生,他的革命之路始终不顺利,要是换做其他人,可能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1900年,李德出生于德国慕尼黑,所以他是纯正的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正式接触到了革命,于是便加入了德国共产党。不久之后,因为身份的原因,他遭到了政府的逮捕,并被关进了监狱里。 和很多革命者一样,李德也是很命大,在监狱里,他非但没被枪毙,还成功越狱了。从监狱逃出来后,李德意识到德国已经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了,于是便逃往了苏联。 在苏联,没有了犯人的身份后,他不仅行动自由,还顺利地考进了大名鼎鼎的伏龙芝军事学院。从军校毕业后,他被共产国际派往上海工作。也是在上海,他彻底和中国的革命结缘了。 1933年,李德以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的身份来到瑞金,作为“三人团”的成员,李德在红军里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尤其是在军事指挥方面。 虽然握有红军的军事指挥权,但李德却不会打仗,对中国的革命以及国情更是一窍不通。他将苏联的那一套军事方案全用在红军身上,最终给红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被迫走上了长征的道路。 好在在1935年的时候,红军意识到了问题,并在遵义会议上取消了“三人团”,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虽然没了指挥权,但李德并没有离开红军,他依旧想跟着红军参加革命,他的这一点精神是十分难得的。 之后,李德跟着红军走完了长征,成为了走完长征全程的西方人。而在红军内部出现分裂时,他更是毫不犹豫地支持毛主席、支持中央红军北上抗日。所以说,李德对于红军的初心,是非常好的。 当红军抵达陕北后,李德也没什么事了,索性便在延安住下了。可因为之前指挥时给红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以至于一些红军对他很不友好,这让他觉得在延安非常的尴尬。 于是在1937年的时候,李德便找到毛主席,说自己对中国的革命已经帮不上什么大忙了,打算回苏联了。主席听后,便劝说李德先不要回去,现在回到苏联,可能有性命之忧。 主席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此时苏联正在搞大清洗,当初共产国际派出了的很多人在回国后,都遭到了盘查清算。而李德当初也是共产国际派来中国的,如今回苏联,正好撞到枪口上,命运一定会和那些人一样,不如缓几年,等风头过了再回去。 李德听了主席的分析后,觉得非常的有道理,于是便放弃了返回苏联,继续在延安居住。之后,李德去延安军政大学当教员,更是和一个叫萧月华的女子结婚了。 直到1939年8月,李德才离开延安,返回莫斯科。李德虽然离开了延安,但他并未带走自己的中国妻子和孩子。回到苏联后,李德写了很多关于中国革命的回忆里,在回忆里他对长征给予了肯定,表示长征虽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对红军而言却是巨大的胜利。
林彪叛逃后,纪登奎为郑维山说情,毛主席:你头上的白头发少两根“主席,我觉得郑维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