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为什么要站在一起?其实有个俄罗斯的精英已经说出了答案。俄罗斯政治家康斯坦丁·卡拉切夫对中俄关系说过,他认为中国既不是俄罗斯的盟友,也不是朋友,中俄只是恰好走到一起的同路人而已。 上世纪 90 年代,苏联刚解体那会儿,俄罗斯心里其实挺想跟西方走近的。他们学着西方搞经济改革,本以为能过上好日子,结果呢?国内好多工厂说倒就倒了,成千上万的人找不着工作,手里的钱也越来越不值钱,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难。可西方压根没把俄罗斯当自己人看。 1999 年,北约硬是把波兰、匈牙利这些国家拉了进去,势力范围一步步往东扩,眼看着就快到俄罗斯家门口了。叶利钦当时放下身段给克林顿打电话,就想让西方给留点面子,别逼得太狠,结果人家连句正经回应都没有。 同年,北约还在科索沃动了手,狂轰滥炸,不光让当地老百姓遭了殃,俄罗斯在那的利益也受了老大损失。这一连串的事儿,让俄罗斯彻底醒了,西方根本靠不住,人家打心眼儿里就没打算接纳他们。 再看看这些年的国际形势,美国总想当老大,到处指手画脚。在中东,为了抢石油、保自己的影响力,今天撺掇这个国家打那个,明天又给那个武装送武器,弄得伊拉克、叙利亚这些地方常年打仗,老百姓流离失所,好好的家园变成了废墟。 到了亚太这边,美国又搞出个 “印太战略”,拉着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又是搞军演,又是卖武器,明摆着就是想卡住中国的发展。他们的军舰三天两头在南海晃悠,今天闯这个岛礁,明天搞个所谓的 “自由航行”,就是想搅得这地方不安生。 这种时候,中俄俩国家都能感觉到美国霸权带来的压力,心里都清楚,要是各干各的,迟早得被人家一个个收拾。 从过日子的角度说,中俄两家的互补性实在太强了。中国的工厂多,产业链全,小到手机、家电,大到高铁、机械设备,啥都能造出来,而且质量不错,价格也合适。 俄罗斯呢,地里埋着的好东西多了去了,石油、天然气储量在世界上都排前头,还有各种矿产、木材,都是实打实的硬通货。 中国发展需要大量能源,俄罗斯正好能往外运,这些年两国修了不少油气管道,俄罗斯的天然气顺着管道就到了中国老百姓的厨房里。俄罗斯想要点好用的工业产品、电子产品,中国这边都能满足,大到核电站设备,小到智能手机,在俄罗斯的市场上到处都能看到中国货。 就这么着,俩国做买卖的规模越来越大,去年一年,贸易额都突破 2400 亿美元了,关系自然就越来越近。 在国际上说话办事,中俄的想法也差不多。两国都觉得,国家不管大小,都该平等相待,有啥事儿坐下来好好商量,不能动不动就用拳头说话。联合国那套规矩,两国都挺当回事儿,觉得那是维护世界秩序的根本。 就拿联合国安理会来说,这些年西方好几次想通过一些不合理的决议,比如想绕过叙利亚政府搞所谓的 “人道主义援助”,其实是想给反对派送武器,都是中俄投了反对票,才没让他们得逞,也给叙利亚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留了机会。 这些年,西方还老想搞技术封锁。美国动不动就把中国的企业列进所谓的 “实体清单”,不让卖芯片、不让搞合作,就是怕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赶上来。 俄罗斯也没好到哪儿去,在航空航天、能源技术这些领域,西方也老卡他们的脖子。这种时候,中俄就想到了互相帮衬。中国在 5G、人工智能这些领域发展快,俄罗斯在航天、军工方面有积累,两国一拍即合,搞了不少技术合作。 比如在月球探测项目上,中俄就联手搞研发,一起建月球科研站,不用看西方的脸色,照样能在太空领域干出点名堂。 其实卡拉切夫说的 “同路人”,就是这么个意思。中俄不是说非要绑在一起,搞什么秘密联盟,而是因为这些年经历的事儿、面临的问题、想要的未来都差不多,才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这种关系,不用签啥死板的盟约,可真到了关键时候,两国肯定会互相帮衬。 就像在俄乌冲突里,中国始终站在劝和促谈的立场上,没跟着西方瞎起哄制裁俄罗斯;而在台湾问题上,俄罗斯也明确表示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 往后看,世界上的事儿还会挺复杂,说不定还有不少挑战。但只要中俄接着好好合作,经济上互相帮衬,技术上一起攻关,国际上互相支持,肯定能在这复杂的浑水里站稳脚跟。
中俄为什么要站在一起?其实有个俄罗斯的精英已经说出了答案。俄罗斯政治家康斯坦丁·
古今知夏
2025-08-14 23:15:3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