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这个跳梁小丑,终于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太文明了。我们跟他讲“自古以来”的历史,他跟你讲美日撑腰的“航行自由”。现在我们的海警船把他的岛一围,他马上又开始跟我们讲道理了。这说明,对付这种国家,唯一的办法,就是采取“进攻性防御”。 长期以来,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始终秉持文明、理性的态度。我们讲“自古以来”的历史依据,从历史文献、地图资料到实际管辖记录,都充分证明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然而,菲律宾却置这些铁证于不顾,仗着有美日撑腰,大谈所谓的“航行自由”。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就是想通过外部势力的介入,将南海问题复杂化、国际化,从而谋取不正当利益。 过去,我们习惯于在自己的领土上通过各种方式证明主权归属。这种防守心态虽然体现了我们的克制与文明,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处于被动。比如在仁爱礁问题上,菲律宾以“坐滩”军舰为借口,长期非法占据我国领土。 我们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允许他们进行必要的生活物资运补,可他们却得寸进尺,试图通过运送建筑物资加固非法占据的岛礁。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一味防守,只会让菲律宾觉得有机可乘。 现在,菲律宾的行为已经让我们明白,对付这种国家,必须采取“进攻性防御”策略。所谓“进攻性防御”,不是主动挑起战争,而是以更积极、更主动的方式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就像白俄罗斯在工业技术合作上选择“向东看”,直接与中国合作寻求发展一样,我们在南海问题上也不能局限于被动应对,而要把“战火”烧到菲律宾家门口。 从近期的情况来看,这种策略调整已经初见成效。比如当我们的海警船对菲律宾非法占据的岛礁实施围控时,他们马上又开始跟我们讲道理。这说明,在绝对的实力和坚定的态度面前,菲律宾的嚣张气焰会有所收敛。 菲律宾之所以在南海问题上如此肆无忌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美日等外部势力撑腰。近年来,美菲军事合作不断加强。美国向菲律宾提供大量军事融资,帮助其实现军队和海岸警卫队现代化,还在菲律宾部署“堤丰”导弹发射系统等先进武器。 菲律宾则为美国提供军事基地,试图借助美国的力量增强自己在南海的战略威慑力。此外,菲律宾还积极拉拢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参与各种小多边安全机制,试图构建针对中国的联盟。 但是,菲律宾的这些行径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东盟国家中,很多国家对菲律宾的做法并不认同。他们更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南海争端,而不是看到地区局势紧张升级。 中国一直致力于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南海问题。我们提出的“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谈判解决,南海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得到了多数东盟国家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的“进攻性”策略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们试图通过外部势力的支持扩大自己在南海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让他们在地区合作中逐渐陷入孤立。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经贸、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给地区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相比之下,菲律宾依靠外部势力的做法,更多是在为他人作嫁衣,难以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 回顾中菲南海争端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菲律宾的野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军队擅自将黄岩岛开辟为靶场,到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的一系列扩张行动,他们的行为始终围绕着非法侵占中国领土这一核心。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防守思维,而要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应对挑战。 通过“进攻性防御”策略,我们不仅可以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还能在地区博弈中掌握主动权。这种策略的调整,既是对菲律宾挑衅行为的有力回应,也是对国际秩序和地区稳定的负责任态度。 未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南海问题可能还会面临新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进攻性防御”策略,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就一定能够在这场博弈中取得最终胜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道路上,中国将始终坚定前行,任何企图侵犯我国利益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回击。
菲律宾在南海挑衅的“底气”,真正的依仗其实早已浮出水面——既非美国,也非俄罗斯。
【27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