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嫖?”北京,一女子与男友同居生活18年,期间男友三次出具赠与协议,表示要将所

文姐分享生活 2025-08-11 16:24:48

“白嫖?”北京,一女子与男友同居生活18年,期间男友三次出具赠与协议,表示要将所住房子赠与女子。在男友去世后,女子要求男友的母亲配合把房子过户,但遭到了拒绝,对方还出示了男友去世前1个月亲笔签的撤销赠与协议。女子认为自己被坑了,怒将男友母亲告上法院,要求其配合办理房产过户,法院判了! 据荆楚网8月7日报道 18年同居情与房产赠与:一场法律与情感的纠葛 缘起:18年同居与三次赠与承诺 2005年的北京,街头巷尾还飘着老北京胡同里特有的烟火气,李女士和张先生就在这烟火缭绕中相遇、相恋,而后开启了长达18年的同居生活。那些日子里,两人在同一屋檐下,一起为生活奔波,冬天挤在小屋里相互取暖,夏天对着电扇唠唠叨叨,日子平凡又真实。 相处过程中,张先生三次给李女士写下书面承诺,说要把他们共同居住的房子赠与李女士。第一次写的时候,张先生笑着对李女士说:“咱以后好好过日子,这房子就是你的,我给你写下来,踏实不?” 李女士红着脸点头,把纸条小心收在抽屉里,觉得这是两人未来的保障。第二次、第三次,类似的承诺又出现,李女士每次收到,心里都暖暖的,想着往后日子有了这份保障,心里踏实,盼着哪天能把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可因为购房资格等问题,过户手续一直没能办成 。 转折:撤销赠与与男友离世 日子像老旧钟表的指针,不紧不慢走着,转眼到了2023年,张先生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5月的一天,张先生把亲友叫到身边,在大家见证下,录制了一段视频,明确表示撤销之前对李女士的房产赠与,签完字后,他看着李女士,眼神复杂,却没再说话。没过多久,6月,张先生就去世了。 李女士怎么也没想到,曾经那么多次承诺要把房子给她的人,最后会来这么一出。她觉得自己这18年的付出,好像被“算计”了,满心都是委屈和不甘。她无数次在夜里翻来覆去,想着那些一起买菜做饭、一起应付生活难题的日子,怎么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对簿公堂:各执一词的争议 李女士越想越气,觉得自己被坑了。她觉得,当初是因为购房资格等客观问题没能过户,不是自己不想过户,所以张先生的撤销赠与不算数。于是,她找到张先生的母亲,要求配合办理房产过户,见面时,李女士红着眼眶说:“阿姨,他活着的时候三次说把房子给我,现在人没了,您就当帮我,配合过户行不?” 张母却拿出张先生去世前签的撤销赠与协议,果断回复:“我儿子去世前都撤销赠与了,这是他的意思,这房子不能给你,你别闹了。” 没办法,李女士只能把张母告上法院,法庭上,李女士哭着陈述:“我跟他风里来雨里去过了18年,这房子承诺给我三次,现在人没了,你们就想把我往外推,我这些年的付出算啥?我不甘心!” 张母这边也有理有据:“我儿子临走前特意说了要撤销,这是他的决定,这房子没法给你,法律也得讲规矩。” 判决:法律框架下的结果 法院审理时,依据《民法典》里赠与合同的规定,讲得明明白白:赠与房产在办理过户登记之前,赠与人想撤销就撤销,这是法律给的权利。虽说张先生之前三次书面承诺给李女士房子,可一直没办过户,而且他去世前1个月亲笔签了撤销协议,这符合法律规定的撤销情况。 宣判那天,法官看着李女士说:“法律讲的是规则,这房子过户前能撤销,对不住了。” 李女士拿到判决书,瘫坐在椅子上,眼泪止不住地流,嘴里嘟囔着:“18年啊,咋就这么没了……” 反思:情感与法律的边界 这件事闹到最后,没谁是真正的赢家。李女士失去了18年感情付出后对房产的期待,往后想起这段日子,满是伤心;张母也陷入和前儿媳的纠纷,心里添堵。 这事儿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感情归感情,涉及房产这类大额财产赠与,得赶紧办过户,别等,等出事儿了,法律不认感情账。法律在处理情感和财产纠葛时,有自己的清晰边界,哪怕两人有18年的情分,该按规则来还是得按规则来。咱们普通人也得懂,要保障自己在赠与财产里的权益,就得走对法律流程,别让“承诺”最后变成一场空,徒留遗憾和伤心 。

0 阅读:0
文姐分享生活

文姐分享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