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这波操作,把自己坑惨了,好心分享技术直接订单没了。 起因是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本来在国际市场挺受欢迎,巴基斯坦想着跟土耳其搞好关系,就把不少关键技术分享了出去。 没想到土耳其拿了技术就翻脸,转头就用这些东西搞出了自己的“Hurjet”战机,还跑到国际市场上跟枭龙抢生意,更绝的是他们连话术都懒得换,学着枭龙那套高性价比说辞,专挑那些本来跟巴基斯坦谈得差不多的客户下手。 就说阿根廷吧,2022年那会儿都快跟巴基斯坦签枭龙订单了,土耳其突然插一脚,拿着改进版的技术方案找上门,不仅承诺转让部分生产线,还把枭龙的雷达火控数据改了改,说成是全新升级,结果阿根廷那边犹豫了,订单拖到现在都没下文,巴基斯坦光这一笔就损失了至少12亿美元,够买20架枭龙的。 这还不算完,尼日利亚本来是枭龙的老客户,2018年买了3架,2021年又追加了6架的意向,结果土耳其跑去说,只要买他们的战机,就帮忙建维修厂,零件供应比巴基斯坦及时,尼日利亚那边一算账,觉得好像更划算,第二笔订单直接黄了。 而且,土耳其还挖走了好几个参与枭龙项目的工程师,这些人拿着巴基斯坦的技术手册,在土耳其工厂里手把手教工人,连枭龙最引以为傲的维护便捷性设计都给抄了去。 去年巴基斯坦去参加迪拜航展,眼睁睁看着土耳其展台用枭龙的飞行表演视频改了个logo,就说成是自己战机的性能演示,气得当场跟对方吵了起来。 本来,枭龙在国际市场上的日子就不算轻松,美国的二手F-16一直在降价甩卖,俄罗斯的米格-35也在抢中端市场,巴基斯坦这几年好不容易靠着“中巴联合”的招牌攒了点口碑,结果被土耳其这么一搅和,不少客户都开始犹豫。2023年枭龙的国际订单量同比下降了40%,是量产以来最惨的一年。 有人说巴基斯坦太天真,其实也不全怪他们,这些年土耳其在军工领域确实蹿得快,无人机卖得全球都是,巴基斯坦想着抱大腿也正常,但他们忘了,土耳其向来是商人思维,当年跟中国合作红旗-9防空导弹,转头就把技术泄露给北约,这种事又不是第一次干。 说到底,国际军售市场从来就没有什么“好心有好报”,巴基斯坦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对技术保密没概念,把吃饭的家伙随便给了别人。 现在好了,不仅订单丢了,连中巴联合研制的招牌都受了影响,听说中国这边已经叫停了枭龙Block3型的部分技术共享,巴基斯坦想再拿新东西跟别人换,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其实,这事也给所有搞国际合作的国家提了个醒:技术这东西,就像自家的存折密码,关系再好也不能随便说,不然人家拿着你的密码取了钱,还得笑你傻,巴基斯坦要是早点明白这个理,也不至于现在看着土耳其用自己的技术赚钱,只能在旁边干瞪眼。
我们不能抱怨土耳其偷我们技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土耳其从巴基斯坦得到无人机技术
【26评论】【8点赞】
45678
不拿别人的辛苦,当回事,你再也没有资格要求,再次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