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被武大逼走那天,武大的学生挤满走廊,而他只抱着一摞讲义,连风扇都没带走。 

千奈叶教学 2025-08-09 17:39:29

易中天被武大逼走那天,武大的学生挤满走廊,而他只抱着一摞讲义,连风扇都没带走。    1992年某个普通的工作日,武汉大学文学院楼走廊被学生挤得水泄不通,人群从教室门口蔓延至楼梯转角。   易中天抬头扫了一眼,目光掠过熟悉的面孔时,喉结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    1981 年,武汉大学刘道玉校长推行的 “学分制”“插班生制” 等改革措施,让这所百年学府焕发出勃勃生机,当时易中天则以研究生身份留校任教。   易中天的课堂很快成为校园里的独特风景。    他讲先秦诸子时,会突然从讲台跃下,模仿屈原行吟江畔的姿态;分析《文心雕龙》时,又能信手拈来西方美学理论。   他的课上,300 人的阶梯教室场场爆满,迟到的学生只能挤在走廊里听课。   但在学术评价体系里,这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却成了 “异类”。   易中天没有本科学历,只有硕士文凭的他当时是被校长刘道玉破格留下的(注:实为高中学历考取研究生)。   1988 年刘道玉校长被免职后,易中天的处境急转直下。   新的领导班子以 “教学任务调整” 为由,易中天的《魏晋风度》课表被砍掉三分之二,空出的时段换成了《文献检索方法论》,一门连教案都不用更新的“水课”。   这位被学生封为“四大名嘴”的当红老师,全家挤在三十平米的筒子楼,买不起烟就戒了黄鹤楼,女儿还被送去父母家寄养。    系里年年评教授,讲课枯燥的老先生能过,发论文少的也能过,唯独他这个课堂爆棚的“人气王”总被卡住,逼得易中天只能去校外兼职代课养家。   1991年冬天,当厦门大学寄来聘书承诺给教授职称时,易中天连行李都没收拾,光带着讲义南下,那台嘎吱响的风扇被故意留在宿舍,像对母校的沉默抗议。   可日后面对“为何离开武大”的追问,易中天永远都是用的同一套说辞:    “武汉夏天太热嘛,厦门海风多舒服”。   易中天的遭遇,在三十多年后仍是许多高校的病灶。   2022年,某985高校清退12名“不达标教授”引发热议,细看名单,全是课时量前几的教师,而稳坐教授席的倒是常年请假发论文的“纸面学者”。   就像当年武大宁愿放走活生生的易中天,也要守着论资排辈的老规矩,这种荒诞至今还在重演。    当年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品三国时,武大历史系某教授还曾撰文批评他“娱乐化历史”,结果文章评论区被往届学生怒怼:“先学学怎么把课讲明白吧!”   厦门大学就聪明许多,他们给易中天的聘书上只写了两行字:教你想教的,研究你热爱的。   结果这个“退货教授”的《艺术人类学》《读城记》等著作相继出版,课堂依然座无虚席,并且反手用《百家讲坛》流量反哺厦大。   据称在那段时间,报志愿季咨询电话被打爆的永远是厦大历史系。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春风化雨,而非秋风扫叶;真正的学术,应该是百花齐放,而非独木成林。    如今回头看,易中天离开武大未必是坏事。    如果当年他评上了教授,可能就不会去厦大,也不会遇上《百家讲坛》,更不会写出那套畅销的《易中天中华史》。   人生的转折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武大的损失成了文化界的收获,这种阴差阳错倒是应了那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0 阅读:338

评论列表

farainway

farainway

5
2025-08-09 21:20

查一下,高中生怎么考研的?

太鲁阁

太鲁阁

4
2025-08-09 23:02

这种文科生只会祸国殃民

猜你喜欢

千奈叶教学

千奈叶教学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