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远征军预备2师收到日军的挑战书,约战在地盘关一决雌雄也决生死,副师长洪行一拍桌子,亲率300勇士手拿大刀奔赴地盘关,以日军擅长的白刃战应战,杀得日军落花流水。 当松本大佐的挑战书送到远征军营地时,谁也想不到这会引发一场震惊中外的白刃战传奇。面对日军的狂妄挑衅,洪行将军毅然应战,但他带的不是300人,而是150名精锐勇士,手持戴安澜将军赠送的大刀,在地盘关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与尊严。 1943年初,滇西战场硝烟弥漫,中日两军在怒江两岸对峙已久。日军占据腾冲、龙陵等重镇,时刻企图切断中国的滇缅通道。据相关资料记载,1942年下半年,预二师渡过怒江后,开入滇西腾冲、龙陵一带,进行游击战争。这时,日军占领了腾冲、龙陵重镇,时刻企图渡过怒江,切断我滇缅通道。 在这种紧张的对峙局面下,日军松本大佐主动向中国远征军下战书,约定在地盘关进行白刃战决斗。这个松本大佐是个典型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自以为日军在白刃战方面天下无敌,想通过这种方式羞辱中国军队,打击中国军人的士气。 洪行当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新编第39师副师长,是个不折不扣的战斗英雄。洪行外号”洪胡子”,出生于宁乡县东湖塘镇方塘村的洪氏家族。早年入湖南讲武堂第一期,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对日作战。1943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新编第39师少将师长。他出身军人世家,从湖南讲武堂毕业后,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收到日军的挑战书后,洪行的部下们都劝他不要冒险。“当时,'鬼子'很是猖狂,洪行想通过下战书的方式杀一杀'鬼子'的威风。但这种方式毕竟充满了很多未定因素,我父亲他们怕有什么闪失而对洪行不利,就想劝阻,但洪行已经下定了决心,不管谁劝也没有用。”洪行心里很清楚这场战斗的风险,但作为中国军人,他不能让日军的嚣张气焰继续下去。 2月24日一大早,洪行就带着部队出发了。“1943年2月24日,也就是洪行向'鬼子'将领松本大佐下战书的第三天,他手提200师戴安澜将军所赠的大刀,率领150名勇士,一大清早就屹立在地盘关前迎战'鬼子'……”这里需要澄清一个细节,史料显示洪行带的是150名勇士,不是题目中提到的300人。他手里拿的那把大刀来头不小,是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亲自赠送的,这把刀不仅是武器,更是中国军人荣誉的象征。 日军方面也没想到中国军队真的会来应战。“谁知,历来不讲信誉的'鬼子'还真的手持武士刀杀气腾腾地来了!”松本大佐带着一帮手下,个个都是武士刀在手,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在他们看来,中国军队在白刃战方面根本不是日军的对手。 地盘关这个地方地势险要,两军对阵的场面相当壮观。150名中国勇士面对同样数量的日军,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洪行站在队伍最前面,手持大刀,目光坚定,完全没有丝毫畏惧。 战斗开始后,双方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据多份抗战史料记载,此刻,地盘关前已是刀光剑影,喊声震地。由于洪行等中国勇士们同仇敌忾,气势高涨,再加上平时训练有素,那一场白刃大战以中国军队 大胜而告终,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这场胜利的意义非常重大,它打破了日军在白刃战方面不可战胜的神话。此役结束后,日本朝野震动。日本战报资料称洪行为”中国战神”,并企图将之捉拿,“仿佛非要问个明白:洪行哪来的这般勇 气?”日本人压根没想到,中国军队在白刃战中也能打败他们引以为傲的武士。 地盘关白刃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队的士气,也让全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洪行将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军人不怕死、不服输的精神。这场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其象征意义却是巨大的,它告诉世界,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洪行将军后来继续在滇西战场上与日军作战,洪行则率第四团先后在沙坡、杨家坡等地伏击日军,击毙击伤日军140余人,迫使日军退回腾冲县城。他在抗战中屡立战功,1944年在龙陵战役中壮烈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地盘关白刃战虽然过去了80年,但洪行将军的英勇事迹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面对强敌,中国军人从来不缺血性和勇气。你觉得这样的英雄故事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发?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1943年,远征军预备2师收到日军的挑战书,约战在地盘关一决雌雄也决生死,副师长
熹然说历史
2025-08-08 22:16:23
0
阅读:0